百年汉华酒厂
家乡的发酵食品 ——————新野汉华粮液
一、 名称及由来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它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祖宗。在灿如星河的酒世家族中,“汉华酒”就是其中一员。它的渊源来自于汉光武帝刘秀和皇后阴丽华传奇般姻缘的动人轶事,成为中国酒史上一段美丽的传说。 阴丽华之父阴陆有两子一女,他靠酿酒发了家,他酿造的酒销往方圆百里之内,成为新野远近闻名的大富商,其“阴氏佳酿”成了远近闻名的美酒。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平定河北,攻陷洛阳,推翻刘玄政权,建立东汉王朝。刘秀即位后,带着阴识、阴兴、侍中傅俊等人来到新野迎接阴丽华。 晌午席间,丽华捧出亲手为夫君酿制的好酒,与君分享。皇帝刘文叔呷着一口酒,慢慢地咽下,说道:“我南征北战出身入死,走遍东西南北,喝了不少酒,但从未喝过这等好酒。”刘秀放下酒杯,高声道:“拿笔墨来!”侍从忙端来笔墨皇榜,只见刘秀饱蘸浓墨,在皇榜上写道:“阴氏丽华酒”五个大字。从此,“阴氏丽华酒”从新野至宛城入洛阳,成了地地道道的御酒,享誉神州。 据说,刘秀在封东汉二十八宿的时候,除了在云台为二十八宿画像外,每人还赏“丽华御酒”十车,成为东汉宫廷之中的一种荣耀。 建武十七年,阴丽华封为光烈皇后,此酒被封为“宫廷御液”,且阴氏酒业的规模更大。凡朝中迎、送、犒劳、赏赐全部用“阴氏丽华酒”。阴丽华为后期间母仪天下,庄重沉静,性格仁孝,慈爱宽厚,深受世人爱戴和后世称颂。正如当时人间评论“皇后人品几如其酒品也”。之后,新野的人们为了纪念东汉刘秀与阴丽华的动人故事,故而将“丽华酒”更名为“汉华酒”。
二、 主要原料优质高粱、小麦、大米、糯米、玉米
三、 风味特点窖香浓郁、绵甜醇厚、入口爽净、余味悠长
四、 生产工艺原料→配料→拌合→粉碎↘ (五种粮食) 配料拌合、润料 ↗母糟↗ ↓ 开窖→分层起窖→红糟→加糠拌合 ←出甑冷却←蒸糠←生糠 ↘面糟↗ ↓ | 上甑 | ↓↗ 酒头→存贮 | 蒸馏→ 合格酒→入库→勾兑→包装 | ↓ ↘ 酒尾 →回蒸 | 出甑 | ↓ 窖池管理 打量水 ↑ ↓ 封窖←踩窖←入窖←收摊场←下曲(2)原料配比酿制的原料配比为:品名 高粱 大米 糯米 小麦 玉米配方 36% 22% 18% 16% 8% (3)粉碎 五种粮食按比例准确配料后经充分粉碎拌匀(均匀度90%),将五种粮食粉碎。粉碎的技术要求是: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的粉碎度为4、6、8瓣,无整粒混入。玉米的粉碎颗粒相当于前四种,五大于1/4厘的混入。五种混合粮粉能同通过20目筛的细粉不超过20%。(4)蒸糠糠壳是酿酒中采用的优良填充剂,也是调整酸度、水分和淀粉含量的材料,但康克中含有果胶质(0.4%)和多缩戊糖(16.9%)等,在发酵和蒸煮过程中能生成甲醇和糠醛等物质。蒸糠可去除糠壳中异杂味及生糠味。所以,在酿酒工艺上规定蒸糠的时间不得低于30分钟,并且提前蒸糠,拌料时必须使用熟(冷)糠。
五、 所获荣誉 “汉华粮液”畅销五省30多个县市,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汉华”品牌荣获“河南省商标” 2007 年11月,“汉华粮液”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