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近日,合肥市包河区市场监管局公布一起案件的处罚决定书,合肥一家知名餐饮企业销售无中文标签的葡萄酒,依法被处以罚款4.5万元。
据了解,今年10月,包河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过程中,在该企业酒水仓库货架底层发现27瓶无中文标签的葡萄酒。在案件处理过程中,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27瓶无中文标签葡萄酒在交易时,未索取进货单据,未进行进货查验记录,也未查验供应商的食品经营许可资质。
可以说,该企业工作人员完全没有履行查验义务,造成27瓶葡萄酒的“身份成谜、来路成谜”。但值得一提的是,该企业相关负责人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调查时,竟然声称:“这批葡萄酒仅用于内部招待,并不对外公开销售。”
对于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这样的辩解,执法人员直接指出,其在经营场所内展示葡萄酒,有涉案产品的价签,计算机中有涉案产品的进销存报表,并且当事人的经理承认涉案葡萄酒可以销售,均表明涉案产品是当事人经营的食品,因此,该局对当事人的委托代表人的辩解不予采信。
一是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法》第五十三条款“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以下称合格证明文件)”的规定,构成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的违法行为。
二是经营无中文标签的葡萄酒,不符合食品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中 3.8 “应使用规范的汉字(商标除外)。具有装饰作用的各种艺术字,应书写正确,易于辨认”和 3.8.2 “可以同时使用外文,但应与中文有对应关系(商标、进口食品的制造者和地址、国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网址除外)。所有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商标除外)”的规定,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食品国家标准对标签标注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构成经营标签不符合食品国家标准的葡萄酒的违法行为。
后经查明,该企业经营的标签不符合食品国家标准的葡萄酒,货值金额为6056元,参照相关规定,包河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决定警告,没收违法经营的葡萄酒27瓶,罚款4.5万元。
屡禁不止,严惩不贷
今年以来,出售无中文标签葡萄酒而被罚的企业不止一家,谎称无中文标签葡萄酒是“内部产品”的企业也不止这一家,例如《进口葡萄酒相关手续齐全老板却被罚3万,原是酒瓶上没中文标签》、《"月月十九查酒"行动:进口酒未贴中文标签,商家声称是"私藏""样品"》《109瓶葡萄酒无中文标签,海口一商行被罚1.5万元》等。
从这些被媒体曝光的执法信息来看,商家出售无中文标签产品可以说是“屡禁不止”。但需要大家关注到的一点是,对于出售无中文标签的处罚力度,似乎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提升。以此次合肥某知名企业出售无中文标签葡萄酒产品为例,被查出的27瓶葡萄酒价值金额6056元,但罚款金额却高达4.5万元,近8倍的处罚力度。对于商家而言,这定然是一次“肉疼”的惨痛教训。
有业内人士指出,销售无中文标签产品的理由有很多,但任何的理由都是“虚的”,在国家法律法规、消费者权益保障、行业协会规定面前都“站不住脚”。而对于解决此类事件的办法就是严惩不殆,唯有商家利益切实受到了损失,才有可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葡萄酒在中国本来就是品牌碎片化严重,各类信息繁杂、不透明,如果进口酒都没有“中文标签”,消费者更加无从选择,这种风气要坚决禁止。来源:葡萄酒研究
该二维码7天内(09-25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编辑:seotjxx1
本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糖酒网编辑!
相关文章
- 行至十七届,酒说思想峰会聚焦酒业新消费
- 带动1000人就业!华润雪花啤酒年产30万千升新建项目
- 华润饮料与浙江大学联合研发项目签约
- 即将投产丨黑龙江天桦树汁深加工项目
- 五粮液捐赠500万驰援筠连县;泸州老窖部署数字化顶层架构
- 张德芹强调制酒生产五个要点;茅台保健酒“台源双支礼盒”上市
- 2025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将于9月29日举行
- 拉菲罗斯柴尔德男爵酒业公司携手天猫与京东 共启海外旗舰店新篇
- 西班牙酒业巨头“双强”联合:奥兰酒庄收购Berberana再启新篇
- 茅台8月动销环比增长显著;湖北省长李殿勋调研白云边酒业
- 保健酒业公司开展廉洁管理制度宣贯培训
- 环球集团斩获首届“羽觞奖—世界美酒美器设计大赛”6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