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陶渊明爱酒人尽皆知
2023-11-13 (来源: 糖酒网)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省九江)。东晋末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此后以酒为伴,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士生活。清才子袁枚有诗云:“先生容易醉,偶尔石上眠。谁知一拳石,艳传千百年。”这里的先生指的是陶渊明。从此诗中可知道,陶渊明极爱饮酒的。
“酒”这一意象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出现的频率高。他在其自传体诗文《五柳先生传》中写道:“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嗜酒是本性所致,且每饮必醉,每醉便睡,也不留客,真性情溢于文辞。“衔觞赋诗”是五柳先生的一大人生志向。他在醉后容易触发颇多的感想,并以诗的形式题写下来,这些诗文合成《饮酒二十首》,以自娱乐。《饮酒二十首》看似诗人酒后醉话,实则展现了陶渊明独清独醒的信念和高逸靖节的情致。
“酒,不仅是陶渊明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宋书·隐逸传》中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分到一块很大的公田,“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陶渊明用六分之五的田地种酿造酒的高粱,看来在他的眼里,喝酒比吃饭重要多了。陶有一首《责子》诗,说“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艺;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诗中透露出陶先生的五子略为不正常,究其原因,可能是酒精过量导致。而陶先生却解释说,天命如此,莫多想,暂且饮酒一杯吧。
作为没落官僚家族的后人,陶渊明少时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但因年幼成孤,养成了寡言少语、不贪富贵、不慕虚荣的高洁性格。这种性格影响了他的一生,在他的仕途生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让他在短暂的十三年官宦生涯中几进几退。终还因不满官场的黑暗,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不屑于与他人同流合污,而毅然决然地辞官归隐。
辞官后的陶渊明,享受重获自由的怡然自得,每日或荷锄西归,或饮酒作诗,醉了便在门前的石头上小憩。久而久之,石头上竟出现了人形的睡印,因此这石头也得名“醉石”。归田后的二十年,是陶渊明创作的高峰期。他在此期间作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和《饮酒二十首》等名篇佳作,流传至今,为后人描绘了许多美好的田园生活场景。 性格使然,令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因而回归田园,以酒为伴。这既让他获得了“靖节先生”的美誉,更突显了其高风亮节的品德。可谓,“靖节归来酒中寻,如醉似醒松长青”。
该二维码7天内(07-15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上一篇:酒混着喝的危害
下一篇:白酒的度数是怎么确定的?

相关白酒百科
- 白酒的度数是怎么确定的?
- ?酿酒原料有哪些?都有哪些特点适合酿酒?
- 老酒和新酒,喝法可大不相同
- 高粱固态发酵不加稻壳会不会影响酒质?
- 白酒是如何发酵的?
- 快速鉴别白酒优劣的十个小方法!
- ?同一个窖池的酒为什么质量不一样?
- 为什么酒窖年头越老,产的酒越好?
- 香型是由什么决定的?
- 白酒酿造为什么一定要用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