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白酒的“香型”由什么决定
2023-11-15 (来源: 糖酒网)
中国 白酒 的主要香型有浓香、酱香、清香3种。浓香型 白酒 以泸州老窖、五粮液、剑南春等为代表;酱香型以茅台、郎酒等为代表;清香型则以汾酒、二锅头等为代表。 那么白酒的“香型”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不同香型的酒,风味区别较大,这是因为酿造的工艺、环境不同,但是主要的还是因为酒曲制作工艺的不同。公元1324年,酿酒大师郭怀玉发明了大曲,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白酒的风味。随后大曲的制作工艺在全国得到迅速推广,被各地的酿酒作坊广泛采用。各地又在其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改进,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香型口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已经能检测出来不同香型白酒主要香味的化学成分:浓香型白酒的主要香味物质是己酸乙酯,酱香型白酒是丁酸乙酯,而清香型白酒则是乙酸乙酯。 酒曲不仅给白酒带来了“风味”,而且还带来了多种“香型”。所以说,酒曲在酿酒中起着关键作用。讲到这里,我们顺道说一说酒曲的品质等级。在酿酒界,品质好的10%的酒曲,可被称作“特曲”,而后依次是“头曲”“二曲”“三曲”。 改革开放前,酿酒技师和作坊老板们都很淳朴,就直接用酒曲的等级来划分并命名白酒,因此特曲、头曲、二曲、三曲等渐渐也成为了白酒的产品名称。当然,酿酒所使用的酒曲的品质越好,酒的品质也就越高。 白酒的营养成分 通常人们对白酒的认识,好像就只有酒精和水。其实通过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在中国白酒中已检出的微量成分达2000余种(包含醇、酸、酯、醛、酮、酚、微量元素等),这其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超过160种。 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等酯类物质是白酒中的主要微量成分,对形成白酒的香和味及风格有重要作用。乙酸乙酯对乙醛有制约作用,可通过调动体液来排除酒中对人体不适反应的物质。乳酸乙酯可促进乙醇刺激大脑皮层,使人体产生兴奋。己酸乙酯具降肺火、稳定心肺功能的作用。 乙酸、L- 乳酸等酸类物质是白酒中重要的色谱骨架成分和味的协调成分,其作用不仅于呈香呈味,还有助于其他香味成分的产生。乙酸也即醋酸,具有抗病毒功能, 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时, 人们往往使用食醋熏蒸;乙酸还具有扩张血管,延缓血管硬化的功能。L- 乳酸是人体必须的有机酸,它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而使人体内微生态达到平衡。 丙三醇(甘油)、环己六醇(肌醇)、己六醇(甘露醇)等多元醇是白酒甜味及醇厚感的重要成分,同时这些化合物还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甘油具有润滑作用,而且对人体皮肤有柔和的刺激作用,使扩张,加快皮肤血液循环,有益于沉积物,使皮肤光润。环己六醇用于肝硬化、肝炎、脂肪肝、血中胆固醇过高等疾病。甘露醇在医药上是良好的剂,降低颅内压、眼内压及药、脱水药、食糖代用品等。 中国白酒以小麦为主要原料制曲,小麦皮含有的阿魏酸,经过发酵后转化为愈创木酚、4-甲基愈创木酚、 4-乙基愈创木酚等酚类化合物,目前已检测出白酒中含有阿魏酸、儿茶酚、愈创木酚、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等8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酚类物质。这些酚类物质均为优良的自由基剂,具有抗氧化、活性氧自由基、抗、、抗病毒等功能,可及预防众多疾病的发生。阿魏酸则是公认的天然抗氧化剂,也是近年来国际公认的物质。
该二维码7天内(07-14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上一篇:白酒基础知识
下一篇:白酒的度数是怎么确定的?

相关白酒百科
- 白酒的度数是怎么确定的?
- ?酿酒原料有哪些?都有哪些特点适合酿酒?
- 老酒和新酒,喝法可大不相同
- 高粱固态发酵不加稻壳会不会影响酒质?
- 白酒是如何发酵的?
- 快速鉴别白酒优劣的十个小方法!
- ?同一个窖池的酒为什么质量不一样?
- 为什么酒窖年头越老,产的酒越好?
- 香型是由什么决定的?
- 白酒酿造为什么一定要用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