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以下文章来源于天下纯粮 ,作者纯粮君
酒桌上是一个推杯换盏、你来我往、打太极的过程。
不是人人都如李白斗酒十千,如武松18碗酒下肚还不醉。
酒量一般的前提下,如何科学的喝酒还不易醉并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呢?
先来搞明白饮酒到醒酒,也就是乙醇(酒精)进入人体到分解排除体外的过程。
简单来说,分为两个环节:
1、进入血液环节
乙醇被口腔、食管、胃、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胃大约吸收20%,小肠大约吸收80%。5分钟以后,乙醇开始进入血液。
2、排出体外环节
血液中的乙醇,由分泌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以及P450代谢酶等三种酶将95%的乙醇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除体外。余下5%的乙醇直接通过排尿、呼吸、出汗排出体外。从逻辑上看,如果想降低醉酒程度,只需做到:
1.减缓肠胃对乙醇的吸收速度
2.提高酶对于乙醇的分解能力
但现代科学表明,中的这三种解酒酶的总量和活性是基因决定的,任何外部物质都无法促进其增加,即基因决定了你的酒量,无论如何都只有接受自己的酒量天花板。
因此要醉得慢,只有种办法,减缓肠胃对乙醇的吸收速度。在单位时间里,让进入血液的乙醇低于中酶分解的阈值,让从容不迫地、更全面的一一解决这些乙醇,减少乙醇影响大脑和神经的概率。
这个过程可以想象成植物大战僵尸,目前的战况是你只有三个向日葵在不断产生能量,僵尸在源源不断的攻入领地,僵尸来得又快又猛,能量自然不抵,可若使用了寒冰射手,就能短暂的冻住敌人,争取战机,拖延时间,就能分批次的消灭敌人。
了解了醉酒的原理,那如何帮助解压呢?
01多喝水
稀释胃内酒精的浓度,及时补充身体里面因酒精代谢所流失的水分,是喝一口酒喝一大口水。很多人喝酒的时候,都会这样,酒杯旁边放着一杯水,这种一看就知道是喝酒的老江湖了。
注意,是水,不是带气泡的水或饮料,更不能与啤酒、红酒混饮。
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到胃运动,气泡也会增大乙醇与胃壁的接触面积,会加速乙醇的吸收。
据《中国中医药咨询》刊登的研究结果,某医院对53例酒精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混饮比单一喝一种酒醉得更快。另外,还有喝茶、蜂蜜水解酒的说法,都不太靠谱。
喝茶会加重上面三种解酒酶中的其中P450代谢酶的工作负担,降低解酒的效率。
P450代谢酶,作为一种重要的代谢酶,不仅能代谢乙醇,茶里的茶碱、、氯雷他定、红霉素等等都是在它的射程之内,而蜂蜜水只是因为其中富含单糖能够帮助血液补充糖元,缓解无力疲乏的酒精性低血糖症状,使身体感觉舒服一些,跟解酒没有太大的关系。
02多吃固体实物
尤其是植物性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吸收包裹酒精,降低胃内酒精的浓度,同时减少与胃黏膜的接触,起到了延长小肠吸收酒精的作用。
俗话说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可吃菜比吃肉好。
因为肉类所含的脂肪、蛋白质等也是由分解的,它会加重的工作负担,分解酒精还要兼顾这些元素。
喝酒前也可以吃一些谷物杂粮等富含维生素B族类的食物,比如喝酒前吃一碗大白米饭能维持神经功能不易被酒精麻醉。
03控制饮酒的节奏
真正的喝酒高手都是深藏不漏,浅斟低唱。
天然酿造的纯粮食白酒相比于红酒、威士忌、啤酒来说,有醉的快醒得快的特点。
一旦感觉到有些醉意,就寻个几分钟缓冲一下,让酒精通过呼吸散发出去,也给身体的酶分解乙醇留时间,你的醉意便会缓缓的消退。
酒桌上,留意谁喝酒有以上三点。这个人一般酒量不高,但确是懂喝酒的高手、内行。
在酒量被基因决定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饮酒的节奏、科学搭配饮食来延长喝酒的战斗力,酒量一般的都给我学起来!
该二维码7天内(07-13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白酒百科
- 老酒和新酒,喝法可大不相同
- 高粱固态发酵不加稻壳会不会影响酒质?
- 白酒是如何发酵的?
- 快速鉴别白酒优劣的十个小方法!
- ?同一个窖池的酒为什么质量不一样?
- 为什么酒窖年头越老,产的酒越好?
- 香型是由什么决定的?
- 白酒酿造为什么一定要用酒曲?
- 为什么固态法白酒口感好?
- 为什么酱香型白酒偏爱土陶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