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关于如何在酒桌上喝白酒,有很多流行的说法,比如“我来,你想干嘛就干嘛”、“感情深,没意思”,最常见的就是“干杯”。白酒为什么要“干杯”?说喝酒前碰杯的来源是在各种古代阴谋中交换一部分白酒,保证自己的安全,所以喝酒后把杯底提亮是互相开放的标志。
而今很多时候,谈生意、交朋友,要先喝一顿再说,酒局上好像不把自己和别人都喝倒就似乎没有诚意,酒量似乎也成了能力的代名词。这时候,自然要“干杯”,不仅一杯要“干”,一杯接一杯,杯杯都要“干”,这样既显得豪爽、酒量大,也能够最快速地将人灌倒,大家都醉得晕晕乎乎的时候,自然说什么应什么。 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酒一直是最为豪迈而充满灵性的部分。在中国人含蓄的情感体系中,白酒是“白日放歌须纵酒”,是“与尔同销万古愁”,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即使不是“举杯邀明月”的自斟自饮,也是家人团聚时的“春风送暖入屠苏”。庆祝时固然举觞豪饮,更多的则是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的品赏。 除了酒文化的熏陶,品酒也有其科学依据。
古代因为酿酒和蒸馏技术的落后,酿出的酒大多度数较低,喝酒多少动辄以升、斗来计量,而千杯不醉的神话在唐代之后就鲜少能够看到实例。但是现代白酒的度数二三十度已经稀疏平常,酒局上的白酒更是以46度、53度等高度白酒居多。如果还像喝低度酒时一样“干杯”,不仅容易醉,还会对身体,特别是过滤酒精的脏产生极大的负担。白酒变“干”为“品”,已经是时代趋势。
既然是“品”,自然要仔细品一品。目前中国白酒品酒要领与白酒有很多相似之处,分为看、闻、品几个环节。欣赏酒的流入,悬挂的杯子,闻着香味。但是这种借鉴还处于试验阶段,模仿的痕迹非常明显。如何将中国传统酒文化与现代标准化评价标准相结合,形成专属于白酒的鉴赏流程和要领?或许,让人们学会品酒,放慢饮酒速度,这样酒文化和企业品牌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来源:葡萄酒网
该二维码7天内(07-13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白酒百科
- 老酒和新酒,喝法可大不相同
- 高粱固态发酵不加稻壳会不会影响酒质?
- 白酒是如何发酵的?
- 快速鉴别白酒优劣的十个小方法!
- ?同一个窖池的酒为什么质量不一样?
- 为什么酒窖年头越老,产的酒越好?
- 香型是由什么决定的?
- 白酒酿造为什么一定要用酒曲?
- 为什么固态法白酒口感好?
- 为什么酱香型白酒偏爱土陶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