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喝酒这事儿,有人喜欢独酌自饮,有人喜欢拉帮结伙,图个热闹。在我国漫长的饮酒文化当中,因为喝酒而出名的“团伙”可算是不少。
酒,往往聚而饮之,或三五人或七八人,古代文人犹爱聚众喝酒,还因此被世人广为传颂,如竹林七贤、饮中八仙等,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历史上的五大饮酒团伙。
壹
竹林七贤
三国魏正始年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贰
兖州八伯
两晋之间,在山东兖州一带有八位“不苟同时好”,为官比较清正的人组成“酒友帮”,被称为“兖州八伯”。这八位同在兖州的中兴名士为羊曼、阮放、郗鉴、胡毋辅之、卞壶、蔡谟、阮孚、刘绥。
阮放为宏伯,郗鉴为方伯,胡毋辅之为达伯,卞壶为裁伯,蔡谟为朗伯,阮孚为诞伯,刘绥为委伯,羊曼为濌伯。
叁
饮中八仙
在唐代杜甫的名篇《饮中八仙歌》而著称的“饮中八仙”,即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他们不但才华横溢,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喝酒。因为酷爱喝酒,性情豪放,这八人被称为“醉八仙”或“饮中八仙”。
肆
竹溪六饮
开元二十五年,李白移家东鲁,与山东名士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在泰安府徂徕山下的竹溪隐居,纵酒酣歌,啸傲泉石,举杯邀月,诗思骀荡,世人皆称他们为“竹溪六逸”。
伍
香山九老
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尝与胡杲、吉皎、刘真、郑据、卢贞、张浑、李元爽及僧如满等年高七十以上者常于洛阳聚饮,诗酒相酬,号“九老会”。世人慕之,绘为《九老图》。
来源: 酩阅
该二维码7天内(07-12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白酒百科
- 老酒和新酒,喝法可大不相同
- 高粱固态发酵不加稻壳会不会影响酒质?
- 白酒是如何发酵的?
- 快速鉴别白酒优劣的十个小方法!
- ?同一个窖池的酒为什么质量不一样?
- 为什么酒窖年头越老,产的酒越好?
- 香型是由什么决定的?
- 白酒酿造为什么一定要用酒曲?
- 为什么固态法白酒口感好?
- 为什么酱香型白酒偏爱土陶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