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古代每逢中秋佳节之时,登高饮酒赏月是必备仪式。中华文化中“酒文化”源远流长,许多诗词中对酒的赞美,给酒添上了一抹神秘且优美的韵味,在岁月的沉淀中历久弥香。
那么,历史上最早产出的酒是哪一款?古人喝酒有什么讲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商店里的背景音乐都已经播放起了中秋专属歌曲。中秋佳节已至,正式阖家团圆,共享美酒佳肴的好时节。
提到苏轼的《水调歌头》,突发奇想,古人中秋放假吗?过节是不是也会喝酒?那时候流行什么酒?喝的酒跟现在一样吗?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文献《周礼》一书中,据记载先秦已有祭拜月神的活动,魏晋时,民间已经开始有了中秋赏月的活动,不过晋时期中秋节在北方地区还不流行,尚未形成风俗。赏月蔚然成风大约是在唐代,中秋节被官方认定成全国性节日。
早在唐朝,官方就规定,中秋可以放假三天。就是不知道古人有没有调休这个说法。到了南宋时,中秋仍有一天假期。虽然假期少了,但是宋代人玩的花样却变多了。中秋这天热闹非凡、彻夜狂欢。真真应了梦华录里边那句“东京真是富贵迷人眼”!
据书籍记载:“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子女,以酬佳节。此夜天街买卖,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
到了元代,虽然节假日大幅减少,但中秋节的放假传统却一直保留。清朝乾隆时期,中秋节又开始全国放假三天。
美酒佳肴是团聚必备,古代中秋节喝什么酒?那时候流行什么酒?
1、汉代喝黄酒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 。”歌词中提到的酒不是白酒而是黄酒。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商周时期,古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汉代普及,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酒、纵情山水成为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黄酒成为他们的必备饮品,中秋佳节,更是少不了黄酒助兴。
据站内达人@麦克阿摄 介绍,相较于白酒、葡萄酒,近代黄酒虽然变得势微,但福建、浙江和上海地区,黄酒依旧有着非常强的存在感。
黄酒按照含糖量可以分为干黄酒、半干黄酒、半甜黄酒和甜黄酒。配餐方面也大有讲究,以绍兴酒为例:干型的元红酒,宜配蔬菜类、海蜇皮等冷盘;半干型的加饭酒,宜配肉类、大闸蟹;半甜型的善酿酒,宜配鸡鸭类。
最传统最地道的饮用方式还得是温饮。温饮的显著特点是酒香浓郁,酒味柔和。俗话说:秋风起蟹黄肥,中秋节正好是吃螃蟹的时候,但螃蟹生性凉,温一杯酒佐餐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2、唐朝流行桂花酒
在我国古代,有中秋之际饮桂花酒的习俗。早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就有“招摇之山,其上多桂”的记载。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达到“饮之寿千岁”的功效。自汉代起,桂花酒就是人们用来敬神祭祖的佳品。
到了唐代,桂花酒更为流行,有文章中曾提及桂花佳酿,“那时的桂花酒是实实在在用桂花酿的酒,因此香气异常浓烈,当时的文人雅士酷爱桂花酒。到了清朝,桂花酒已经成为宫廷御酒,被当做京城传统节日令酒。”
桂花酒具有色呈琥珀、芬芳馥郁、甜酸适口的特点,一般的酒澄清,而桂花酒则比较粘稠,微甜的特点很招女士的喜欢。
3、唐朝上流阶级的葡萄酒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度开放的朝代,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技术在这个朝代不断的激烈碰撞交融,西域的葡萄酒酿造技术就是在唐朝时期传入的。
唐代葡萄酒的盛行主要是由上流阶层带起来的,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是葡萄酒的狂热粉丝。当时整个唐朝上流社会都以品鉴葡萄酒为时尚,藏酒、酿酒被上流人士津津乐道,魏征就是当时的葡萄酒酿造高手。
但由于西域进贡的葡萄酒只供皇室官宦专享,普通人很难喝到。唐朝的商人抓住了商机,在全国寻找合适的葡萄酒种植基地。
很快就在山西建立起了当时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评价“葡萄酒出太原”,由此可见当时葡萄产业的规模之大。
经过后期的发展,唐代的葡萄酒产地,主要集中在西域、中原、江南等地。这样一来,产量增大,普通人也能喝到上好的葡萄酒了。
我们小时候经常背的诗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便是唐代葡萄酒盛行的佐证。就连我们最为熟悉的诗仙李白,诗歌里也尽是对葡萄酒的赞美之词。
4、元代开始喝白酒
元朝由蒙古族建立,版图最大时期面积超过450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占据整个亚欧大陆。元朝人从欧洲和中亚引进蒸馏酒法,同时结合中原传统酿造工艺,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酒业的发展,制造出了中国特色的高度谷物蒸馏酒。也是从元朝起,白酒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在元代的《饮膳正要》等文献中,有不少蒸馏酒及蒸馏器的记载。而在此之前,许多「烧酒」或「蒸酒」其实不过指的是加热过的黄酒。之后,白酒进一步发展,逐渐取代黄酒,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酒类。
从明代《本草纲目》的记载来看,那时的白酒与近代的白酒酿造工艺已经有了诸多共同之处,中秋佳节也有更多的人选择喝白酒。
来源:大家评酒
该二维码7天内(07-11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白酒百科
- 老酒和新酒,喝法可大不相同
- 高粱固态发酵不加稻壳会不会影响酒质?
- 白酒是如何发酵的?
- 快速鉴别白酒优劣的十个小方法!
- ?同一个窖池的酒为什么质量不一样?
- 为什么酒窖年头越老,产的酒越好?
- 香型是由什么决定的?
- 白酒酿造为什么一定要用酒曲?
- 为什么固态法白酒口感好?
- 为什么酱香型白酒偏爱土陶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