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通常喝酒过后如果产生头痛、疲乏、恶心、极度口干等这些不好的感受,我们就会称之为“上头”。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有的酒喝了很容易引起头痛,非常难受;但是有的酒喝完不仅不难受,一觉醒来就能“满血复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导致上头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身体状况、饮用量、饮酒习惯、饮酒时的情绪以及空气是否畅通、温度高低等有关外,与酒体品质也有关。今天,我们着重聊一下影响白酒品质的四种因素。
杂醇油
杂醇油是粮食发酵时天然形成的物质,对于白酒来说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它是白酒中不可或缺的物质,能够赋予白酒特殊的香气,衬托酯香,增加醇厚感,白酒如果没有杂醇油,味道会显得比较淡薄。但是如果杂醇油过量就会导致酒体辛辣苦涩,并且对人体也会产生危害,过高的杂醇油会使人神经系统充血、头疼,引发上头、口干的现象,所以杂醇油的多少是引起酒后上头的原因之一。
醛类物质
白酒中的醛类物质与杂醇油的地位差不多,都是一把双刃剑。含量适中的醛类物质,有利于酒香凝聚,但一旦超标,就容易引起上头。
含游离状态的乙醛的酒,在饮后会产生心跳加速、头晕、嗓子发干等现象,这也是白酒饮后上头的重要原因之一。
甲醇
甲醇是白酒送检时的必检项,它与乙醇同为醇类物质。但不同的是,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但甲醇则是有害物质。一旦甲醇处理不当,非常容易发生甲醇超标等状况,饮用后造成不良后果。
白酒中的甲醇主要由原料中的果胶质生成,果胶物质分解时产生甲氧基,甲氧基还原生成甲醇,所以使用含果胶质少的原料,可减少成品中的甲醇含量,如果使用马铃薯、木薯这些含果胶质较高的原料,甲醇含量就会很高。例如我们知道喝工业酒精兑的酒一定会上头,这可能就是因为酿造工业酒精的原料是马铃薯、木薯等。
酸酯不平衡
酸酯平衡是中国优质白酒的共同理化特征,国内名优白酒基本上都遵循高酯高酸、酯酸同高的规律,如此对身体的副作用最小、身体不适感最低,酱香型白酒就是中国白酒酯高酸也高的最典型代表。
但如今市场上的一些低档劣质酒,往往人为添加大量酯类有机物外加剂以达到仿冒优质酱酒物理性状和“顺口”的目的,造成了这类白酒饮后不舒服、副作用大的严重缺陷,这也是引起酒后口干、上头的因素之一。
当然除了上述四种主要因素之外,粮食上残留的农药,酿造设备使用不当导致的铅、锰超标,以及不合理的存储方式等,都会导致喝完后上头、宿醉、难受。
所以“喝少一点、喝好一点”,消费者们可以尽量选择高品质白酒,同时在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与生活前提下,微醺就好。
该二维码7天内(07-11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白酒百科
- 老酒和新酒,喝法可大不相同
- 高粱固态发酵不加稻壳会不会影响酒质?
- 白酒是如何发酵的?
- 快速鉴别白酒优劣的十个小方法!
- ?同一个窖池的酒为什么质量不一样?
- 为什么酒窖年头越老,产的酒越好?
- 香型是由什么决定的?
- 白酒酿造为什么一定要用酒曲?
- 为什么固态法白酒口感好?
- 为什么酱香型白酒偏爱土陶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