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酒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久远的著名诗人李白用优美的诗歌表达了东方人对酒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东方酿酒业的源远流长。同样著名的葡萄酒之父巴斯德更是把葡萄酒比做赐予万物生命的阳光。对酒的喜爱虽然相同,但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却造成了中国人和西方人欣赏酒的角度有所不同,同时也衍生出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方和西方,不仅在生活习惯、语言文化、兴趣爱好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连喝酒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那么具体有哪些不同呢?
喝酒的目的
中国人重“心境”,西方人重“酒”。
中国的文化是混沌文化,“恍兮惚兮,存乎一心”,因此喝酒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用酒作为一个升华精神的工具而已。而西方人则是“一是一,二是二”,把自己和酒区分开来,然后去品鉴酒的味道。
喝酒的人数
中国人爱组酒局,一大群人的狂欢,喝的不是酒,是人心。
西方人喜欢享受独处喝的才是酒,是寂寞的感觉。
喝酒前的动作
外国人爱喝红酒,而红酒喝之前要摇一摇,这就是所谓的醒酒。目的是让红酒和空气充分接触,达到最佳的口感和香味。
而中国人自古奉行不能浪费的原则,如果摇一摇把酒洒出来了,是要挨骂的!
喝酒习惯
中国人饮酒“豪爽”,西方人饮酒“绅士”。中国人饮酒热闹,西方人饮酒平淡。
中国人饮酒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西方人饮酒是为了放纵自己的感情。
聚会敬酒
中国人“劝酒”,西方人“自饮”。
相较于西方人的“个人自扫门前雪”,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的中国人则是“抱团主义”。表现在喝酒上面,中国人喝酒讲究的是呼朋引伴、开怀畅饮,酒桌上要不停的劝酒,才能显出自己的热情,才能有饮酒的气氛。
而西方人则比较自我,喝多少是自己的意愿。
下酒菜
中国人奉行吃货精神,就算是喝酒,也要摆出满满一桌的下酒菜,这样喝起来才香。
而外国人则更注重喝酒这件事本身,根本不需要下酒菜,顶多来两片起司就ok!
敬酒词的长度
中国人尊卑有序,西方比较随意。
中国人喝酒,谁是主人、谁是客人、坐在哪里、先敬哪个后敬哪个,都是有规矩的,丝毫乱不得。
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顺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没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而敬酒一定是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敬起,敬酒时酒杯要满,表示的也是对被敬酒人的尊重。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敬酒要主动敬酒,而且讲究的是先干为敬。
而西方人则比较随意,席上极少见到餐桌上互相敬酒,也不兴划拳行酒令的助兴之举。
喝到上限
东西方人在酒桌上的不同表现其实与性格有关。
西方人豪迈、外向、开朗,酒局是他们自我表现的最佳机会。
而中国人的性格矜持不外向,不似老外一见如故一见钟情;不喝酒也是豪情满怀。中国人在酒桌上,信奉“感情深,一口闷”“话不多说,都在酒里。”
结束的标准
中国人讲义气,而西方人守时。
相比于中国喝到尽兴,喝趴为止,西方人喝到一定的时间就走人,这样的酒局才更值得提倡!梁公子说酒
该二维码7天内(07-11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白酒百科
- 老酒和新酒,喝法可大不相同
- 高粱固态发酵不加稻壳会不会影响酒质?
- 白酒是如何发酵的?
- 快速鉴别白酒优劣的十个小方法!
- ?同一个窖池的酒为什么质量不一样?
- 为什么酒窖年头越老,产的酒越好?
- 香型是由什么决定的?
- 白酒酿造为什么一定要用酒曲?
- 为什么固态法白酒口感好?
- 为什么酱香型白酒偏爱土陶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