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在中国白酒的江湖里,酱香型白酒(简称“酱酒”)一直是“高端”“稀缺”“昂贵”的代名词。
1. 工艺复杂:时间就是金钱
酱酒的核心工艺被称为“12987”——即1年生产周期、2次投粮、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这种传统酿造方式无法工业化提速,导致时间成本极高。
1年才能酿成基酒:普通白酒几个月就能出酒,而酱酒光酿造就要1年。
5年才能出厂:基酒必须贮存3年以上,勾调后再放1年,全程至少5年才能上市。
7次取酒,优中选优:每次取的酒风味不同,需分级贮存,最终仅部分优质酒体用于高端产品。
2. 原料稀缺:好粮才能酿好酒
酱酒对原料要求极为苛刻,尤其是红缨子糯高粱,堪称“酱酒之魂”:
仅贵州仁怀及周边能种,产量有限,价格是普通高粱的2-3倍。
皮厚耐蒸煮,能扛住酱酒“九次蒸煮”的复杂工艺。
单宁含量高,赋予酒体独特的焦糊香和醇厚感。
普通白酒:可用普通高粱、玉米等,成本低很多。
出酒率低:5斤粮食才出1斤酒
酱酒的出酒率(原料转化成酒的比例)远低于其他香型:
酱香型:5斤粮食(高粱 小麦)≈ 1斤酒
浓香型:3斤粮食 ≈ 1斤酒
清香型:2.5斤粮食 ≈ 1斤酒
这意味着,同样的产量,酱酒要消耗更多粮食,成本自然更高!
3. 贮存成本:时间就是金钱
酱酒讲究“三分酿,七分藏”,基酒必须贮存3年以上,高端酱酒甚至存放10年 。
占用大量仓储空间,酒厂需长期承担管理成本。
资金周转慢:普通白酒1-2年就能回款,酱酒企业却要垫资5年 。
时间,才是酱酒最贵的成本!
总结:酱酒贵,到底值不值?
高端酱酒:工艺和品质确实支撑高价,但部分溢价来自品牌和金融属性。
低端酱酒(部分贴牌酒):可能虚标价格,需警惕“高价低质”陷阱。 对于消费者来说:
如果追求极致风味和收藏价值,高端酱酒值得尝试。
如果只是日常饮用,可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优质酱酒。
酱酒的贵,贵在时间、工艺和稀缺性,但并非所有高价酱酒都“物有所值”,理性消费才是王道!
该二维码7天内(07-11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白酒百科
- 老酒和新酒,喝法可大不相同
- 高粱固态发酵不加稻壳会不会影响酒质?
- 白酒是如何发酵的?
- 快速鉴别白酒优劣的十个小方法!
- ?同一个窖池的酒为什么质量不一样?
- 为什么酒窖年头越老,产的酒越好?
- 香型是由什么决定的?
- 白酒酿造为什么一定要用酒曲?
- 为什么固态法白酒口感好?
- 为什么酱香型白酒偏爱土陶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