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古诗与酒文化
2022-07-25 (来源: 糖酒网)
“酒里有乾坤、壶中映明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是造就无数千古佳句的源头,不仅是诗歌,更能造就无数“酒疯子”。
与其说诗人作诗,不如说以酒兴诗,我国古代诗人们大多都爱酒、嗜酒,甚至有的还喜欢酿酒,比如苏东坡以酒会友,并且将自家酿酒方法赠予友人...诗人们之所以能够吟出千古佳句,其诗兴大多都是因酒而勃发,借酒消愁方能浇出美丽的诗篇。以酒助兴、借酒催诗,酒能够使得人体大脑出于兴奋的状态,思维进入十分活跃的状态,方能诞生出丰富的灵感。
不仅是诗人,只要关注生活,往往会发现其实醉酒的人的言行都会带有些许诗的味道,无论是“学富五车”的学者还是“目不识丁”的野蛮屠夫,饮酒之后不难出现出口成章、文学味十足的人才。
三国时期,建安曹家三兄弟都极其喜欢饮酒,特别是一代枭雄“曹操”,一首《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现出曹操老骥优枥、志在千里的胸怀壮志,到了晚年时期,一曲“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以酒消愁,感叹对时间和生命的无可奈何。
唐朝时期是我国“诗”、“酒”文化的,酒仙、酒圣等人相继诞生,唐朝嗜酒的诗人特别多,以为李白、杜甫、白居易、唐朝八大名家等人为海量,王安评李白的诗歌中写道“十之九为富人、酒耳”,在李白的诗歌中,仅有《乐府诗》之外,言酒的多,代表著为《月下独酌》、《将进酒》等,一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千年后的今天,又有几个中国人没听说过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能够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这首诗便是诗人苏轼在醉意朦胧之中一气呵成之作,让内心丰富多彩的世界通过诗歌的表现出来,只要有酒,意境自然成。
“温酒浇枯肠,生小诗”,温酒下肚,诗便慢慢堆起聚集,这大概就是历代诗人都喜欢饮酒的缘故吧。可以肯定的说,华夏五千年文化,与酒是离不开关系的,也可以说是酒文化的沉淀。
该二维码7天内(10-04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白酒百科
- 基酒是什么?
- 白酒发黄一定是好酒么?
- 白酒鉴别七步法
- 白酒常说的坤沙、碎沙、翻沙和窜沙是啥意思?
- 不同年份的酱酒口感差异有多大?
- 来了!精品茅台升级版亮相!
- 白酒度数对酒质优劣有影响吗?
- 白酒降度就是兑水这么简单吗?
- 判断酒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 酱香酒酿造为什么选择用高温大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