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他用十年还白酒一个明白
2023-11-08 (来源: 糖酒网)
人
物
赵金松
酿酒技艺的传承者
“中国的白酒,是有灵魂的。你品酱香酒的柔绵醇厚,如同感知红军的万里征程;且闻浓香酒的细腻幽雅,仿佛李白的月下独酌;再看那清香型酒的干净利落,宛若杜牧的烟雨江南。白酒不止要去喝,更值得去悟,投入身心地去欣赏。”说到白酒,这个人如数家珍,他就是国家酒类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泸州)研发培训部主任赵金松。
自2004年求学来到四川,赵金松便与白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已逾十年。他一步一个脚印,从师从中国酿酒大师张宿义初学酿酒工艺和品尝技巧,到现在成为全国白酒青年骨干技术专家;从求学四川理工学院到四川大学,再到今天攻读江南大学徐岩教授的博士后,赵金松一直在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白酒早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求学四川,与酒结缘
2004年,本科毕业的安徽小伙赵金松,为求学来到了被誉为“中国白酒人才摇篮”的四川理工学院攻读发酵工程硕士研究生。“从踏上四川这块土地,我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来到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泸州老窖的时候,我次真切地接触到传统的酿酒技艺,站在有着四百多年窖龄的老窖池旁,我深深地被酒的魅力所吸引。”赵金松如是告诉《华夏酒报》记者。
之后的三年里,赵金松跟着中国酿酒大师张宿义学习酿酒工艺和尝评技艺,用科学的方法、用切实的数据记录着酒中的奥妙。“那时候很苦,白天做生产工作、化验分析,晚上还要写实验总结、项目材料,那时候我们都很拼。”赵金松如是说。
2007年,研究生毕业后,赵金松留在了泸州老窖,从事酿酒生产、分析检测、科研和尝评工作。几年的实践,让赵金松从老一代专家身上学到了精湛的工艺技术与严谨的科研作风,也让他越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白酒亟需要高科技人才,只有传统经验与科学方法相结合才能酿出美酒。
2010年,满怀抱负的赵金松又进入四川大学攻读发酵工程博士,边做项目边学习,他先后完成了《白酒酒体指纹图谱与参数体系研究》、《原产地白酒检测鉴别技术研究》、《泸州酒质量技术标准研究》等科研项目。
2011年,他来到国家酒类检测的高——国家酒类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追随白酒专家钟杰,踏上了践行中国白酒之路。
在此期间,赵金松先后为酒鬼、国台、高洲、西凤等众多白酒企业服务,搭建企业精品实验室,开启了产品销售,质量先行的理念,同时参与了多期白酒品酒师培训授课。
而今,赵金松又再次出发,师从江南大学徐岩教授攻读博士后。
回归校园,做酿酒技艺的传承者
从2004年来到四川,至今已过去整整十多年,十年磨一剑,怀着对中国白酒的热忱,不懈努力的赵金松已然成为四川省第七届、第八届白酒省级评委,国家注册评酒师,四川省科青联理事,四川省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员,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专家委员,中国白酒金三角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食品专家委员会委员,泸州白酒风险监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今天我所取得的一点点成就,靠的是老一代白酒专家的传承,他们不只交给我技术,更让我学到了他们身上的精神。我是从企业中走出来的,是泸州老窖和国家酒检中心培养了我,而今我正是干事业的年纪,有义务也有能力肩负起培养下一代酿酒人的责任。”赵金松表示,通过与前辈的交流与自己的思考,他坚定地扛起酿酒传承的义务,让更多的年轻人懂酒爱酒,把自己对酒的领悟渗透到90后等年轻人身上。正是怀着这样的传承之心,赵金松回归母校四川理工,走上三尺讲台,担起培育酿酒新人的担子。
“如今的白酒市场上,消费者对很多行业技术还存在着误解,以‘勾兑’这项技术首当其冲。当今的白酒人才,必须树立正面、正确的行业观念,要对社会、对酒行业有责任感,一定不能误导消费者。”在堂《白酒品评与勾兑工艺学》课上,面对挤满教室的学生们,赵金松如是说。
多年的企业工作经历与科研经验,让赵金松在教学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理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为了调动学生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在《白酒品评与勾兑工艺学》的课堂上,赵金松拿出了企业中的创新精神,在授课中加入演讲PK,带队参观企业等新颖内容,吸引同学们对酒类品鉴的兴趣,从而激发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赵金松还带领四川理工的学生代表出战“首届四川省大学生白酒品评技能大赛”,刚开始,参加培训准备比赛的同学们心里都没有底,虽身为酿酒工程专业,却从未接受过相关实践技能的训练。
赵金松从基础的香型区分开始,一步一步为同学们讲解:“酱香型酒味浓厚,要抓住它琥珀般微黄的色泽;米香型清洌淡雅,要抓它酒中的玫瑰花香味。”通过比拟的方法,细致准确的词汇,赵金松将酒中妙不可言的醇香秀雅,清晰地为同学们一一描述出来。
在他的指导下,团队不负众望获得团体与个人的好成绩,赵金松也获得了佳指导教师奖和佳人才培养奖。一时间,赵金松成为了校园的明星,“酒博士教学模式”成了学校老师争相学习的榜样。面对取得的成绩与收获的认可,赵金松则非常淡然:“新人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这个职业,我还要继续下去。”
怀揣使命,还白酒一个明白
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遇到来自法国的知名葡萄酒专家老帕(Patric Lapoule),与他简短的交流中记者发现,他对白酒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容易喝醉、面子消费”上面,在国外消费者心中,葡萄酒才是有文化和充满科学的,白酒在他们心中是一个没有标准和说不清楚的产品。
其实在白酒的认知上面,不仅仅是外国消费者看不明白,很多中国的消费者也说不清楚白酒究竟是什么。正是这种不了解,导致社会上对于白酒存在很多的误解。如何这些误解,还白酒一个“清白”,赵金松等行业专家正肩负着普及白酒知识的重任。
在这方面,国内白酒专家钟杰一直走在前线,由钟杰老师牵头组织的国家品酒师培训班已经成功举办了八期,影响了全国范围内上千名经销商和一线生产技术人员。“让卖酒的懂酒,让经销商转变成经销服务商,加强培育白酒消费者,通过经销商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白酒、认识白酒。”这是钟杰老师一直以来坚持的事业。
作为国家酒检中心的一员,赵金松也深受钟杰老师的影响,一直践行在普及白酒知识的道路上,在数届国家品酒师培训班上,赵金松都会到场授课,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白酒品鉴知识传递给更多的经销商。
在赵金松看来,酒中乾坤,杯中滋味,我们品味的不仅是酒,更是人生,中国白酒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用科学的方法解读酒,用更新的技术去完善酒,是他一生中快乐的事情。自踏入行业以来,赵金松对酒始终保持着火热的激情,这份激情正是他不懈探索的动力。
2004年至今,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化,赵金松扮演着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角色,但不变的是他始终坚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为消费者呈现出一个更加明白的白酒。
2011年,赵金松调到国家酒类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泸州)任研发培训部主任。对此,他说:“之前,我的工作更多关注的是酒体本身;而今,把控酒类生产的相关材料与工序都是我要关注的。酒的运输、贮存、包装、企业的环境卫生等都会对酒的品质产生影响。”他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现代分析检测手段,剖析白酒中的一些未知物质,为酒类企业提供工艺技术支持,让消费者喝得放心。
“在企业,由于工人的知识有限,对产品的质量把握不到位,造成白酒品质的良莠不齐;而在市场上,又存在着对酒的歪曲理解。还酒一个明白,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从赵金松的言谈中,我们看到了一代酿酒人对行业的责任感。
在中国酒行业,还有很多像赵金松这样的青年骨干专家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未来,我们一定会给中国、给世界呈现一个明明白白的白酒。
该二维码7天内(07-16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上一篇:请坚持喝酒!
下一篇:白酒的度数是怎么确定的?

相关白酒百科
- 白酒的度数是怎么确定的?
- ?酿酒原料有哪些?都有哪些特点适合酿酒?
- 老酒和新酒,喝法可大不相同
- 高粱固态发酵不加稻壳会不会影响酒质?
- 白酒是如何发酵的?
- 快速鉴别白酒优劣的十个小方法!
- ?同一个窖池的酒为什么质量不一样?
- 为什么酒窖年头越老,产的酒越好?
- 香型是由什么决定的?
- 白酒酿造为什么一定要用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