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茶之为饮 发乎神农氏
2016-01-06 (来源: 糖酒网)
茶是什么时候走进了人类生活的?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简明的文字,读来却让人有些坐不住,真真渴望能生出翅膀,飞越苍茫时空,去看看神农氏,如何在一个明媚的四月天,在山中忽觉心燥口干,见一株灌木青碧喜人,就随手摘了一片嫩叶放口中咀嚼,只觉得苦涩中飘漾着一缕缕的清香,一时神清气爽,燥烦顿消,百禽闻之欢乐齐鸣,百兽见之奔跃相告……也许关于茶的起源有多种说法,而我偏爱“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一说。胸怀苍生,亲尝百草;悲悯生灵,善待万物,是我心目中的神农氏,“发乎神农氏”,我觉得更符合茶的本义和内涵(茶叶招商)。
而后,到了西汉初期,蒙顶山甘露寺普慧禅师开始人工种植茶树。采其嫩叶,晾、炒,去其青涩;揉、搓,激其香气。人们喝茶、吃茶成风,茶不仅仅可以生津止渴,祛病除疼,还带给了人们心灵的和精神的丰悦,有关茶的文化应运而生。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是何等的苍远辽阔,而中国的茶文化在那“苍远辽阔”中又是何等的清韵独绝、翠碧迷人!
从神农氏开始,就注定了茶的兼容并蓄风格,蔬菜王国里有一“君子菜”曰“苦瓜”,所谓“君子”,就是苦瓜保持其傲慢之苦味,只有它影响旁物,旁物休想影响它。茶恰恰相反,小小叶子一片天,它可以吸纳走近它的一切味道!所以茶,变化万端,奇趣无穷;所以茶,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器物,什么样的人,就煮出了什么样的茶水,沏出了什么样的情致,喝出了什么样的品相。
沈复夫人陈芸,被林语堂称为“中国文学中可爱的女人”,沈复的《浮生六记》有一段文字记述了她的可爱:“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深秋时节,桂花飘香,桂花花瓣太小,一片茶叶都放不进去,但可以采下初开之桂花,置之于干净的盘子上,铺开,于通风处放半天,然后把它们放进茶叶里,泡出的茶,一样“香韵尤绝”,很美!
刘长卿一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不知慰藉了多少漂泊失意的心灵:“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我很愿意去想象这样的画面:屋主人听到犬吠,迎进来客,然后自屋外舀来一瓢雪。雪,纯白如云,晶莹似玉,倒进陶罐,置诸炉火,以柴薪烧化,烹茶共饮……噢,那茶味定是清冽的,那温暖也有着穿透力,穿越了古今。
上一篇:2016好茶联盟带你喝好茶、游茶山
下一篇:揭秘普洱茶的香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