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贵州茶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通道
2016-01-11 (来源: 糖酒网)
新常态下,贵州茶产业如何转型升级?2015年12月26日,第四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在贵阳市举行。
来自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等省内外茶叶协会,贵州茶产品经销商及省级各商协会等500余家企业及相关机构参会了年会。
会上,来自省农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贵州茶园面积已突破689.2万亩,居全国位;全年茶叶产量22.4万吨,总产值214.8亿元,综合产值404.9亿元。
2015年,我省通过执行严格的茶叶标准、扩大茶园标准化认证以及在40个茶叶主产县179个万亩乡镇实行茶叶用农药专营店(专柜)制度等多种方式,构建立体防护网保障质量。
拥有无可比拟的生态优势以及目前全国面积大的茶区(茶叶代理),绿色成长的黔茶必定会走得更好。
标准化建设成就 优质茶原料基地
顺应“东茶西移”的大背景,贵州茶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通道。
截至目前,茶园面积突破689.2万亩,全省重点产茶县达43个。
其中,茶园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达到32个,茶园面积30万亩以上的县5个;茶园面积达到万亩以上的乡镇227个;万亩以上的村57个。
据统计,目前,全省茶农达到135万户470万人,集群效应已经凸显。
机械化生产引发 茶产业集群效应
截至2015年底,全省注册茶叶企业共304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36家,457家企业通过QS认证,69家企业获对外贸易经营资格。
茶叶加工机械化、拼配数据化的格局基本形成,年加工能力20吨以下小型初制加工企业1385家,小型清洁化生产线627条;年加工能力20吨以上的初制加工企业600家,清洁化生产线421条;精制企业379家,精深加工企业9家,贵州制茶机械生产逐步实现本地化。
“三绿一红”提升 茶品牌影响力
根据《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我省通过重点品牌,公共品牌跟进方式,构建黔茶品牌系列。重点打造了“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等“三绿一红”重点品牌,大力扶持“梵净山茶”、“凤冈锌硒茶”、“石阡苔茶”、“瀑布毛峰”等公共品牌。
目前,“三绿一红”品牌覆盖茶园296.9万亩,产量2.6万吨,实现产值48.4亿元。
立体防护网铸就 茶全覆盖体系
病虫害绿色防控遍布茶区。目前,我省已完成茶园绿色生态防控示范面积145.9万亩。
茶叶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去年,贵州施行的10个茶品牌27项地方标准,宣贯企业达到602家。
茶叶质量得到有效监测。贵州在全国率先创建省级茶叶质量云服务平台。
茶园标准化认证扩大。2015年,全省认定标准化茶园面积271.79万亩,其中,有机茶园19.9万亩。
看市州 黔茶绿色成长进行时
1月3日,凤冈县土溪镇大连村,尽管是农闲时节,娄山春茶叶合作社社员却都在茶园里忙碌:有的在给茶树施牛屎粪,有的牵着牛松土,有的则拿着镰刀除草……
娄山春合作社坚持绿色理念,杜绝使用农药和化肥,采用传统的农耕模式松土、除草、施肥,保证茶叶的有机品质……
娄山春的理念,亦是贵州茶的理念。
在刚刚翻过篇的2015年,贵州茶走过的轨迹,见证了贵州茶的绿色成长。
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到了关键时期,阶段性目标任务漂亮完成;十大公共品牌27项地方标准树起黔茶质量新标杆;这一年,两届斗茶赛的成功举办,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更为广阔、更为放心的选择空间……
作为全国高原地区全境产茶的茶叶原产地,贵州全省9个市(州)均交出了漂亮答卷……
上一篇:中国茶类消费显多样化发展趋势
下一篇:汉景帝墓中发现品质的茶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