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国产葡萄酒企业将走差异化之路
2016-03-14 (来源: 糖酒网)
曾几何时,被称作“黄金市场”的中国曾让外国葡萄酒商赚得盆满钵满。而随着市场回归理性,高端葡萄酒魅力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中低端葡萄酒的大行其道。回顾2015,从资本角度看:葡萄酒行业还是朝阳产业。如今,国外葡萄酒高端市场优势不再,纷纷改变策略,转型降价,这也给国内葡萄酒企带来竞争压力。(葡萄酒招商)
据官方数据报道,2015年进口葡萄酒井喷,是时隔五年后,销售实现45%以上的增长,似乎在预示着中国进口葡萄酒行业迎来黄金期,事实果真如此?本人与多位行业内朋友及中国进口葡萄酒联盟会员朋友交流,得出的结论是:2015年较14年并没有太大差别,有的比14年好点,有的比14年差点,虽然这个结论有点片面,但大多数进口葡萄酒企业仍处于坚守期这是不争的事实。
从2010年起,由于进口葡萄酒数量猛增,造成供给严重过剩,导致了这种贱卖现象。而去年,中国葡萄酒消费量还获得了两位数增长。一些法国品牌的葡萄酒在中国市场销量逐步下滑的原因很简单,市场在回归理性,国内葡萄酒行业的暴利被进一步压缩。
值得一提的是,当葡萄酒在中国市场遇冷时,中低端葡萄酒的销量似乎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开始,高端红酒的销量已出现明显下滑。“对比2012年,我们经手的高端红酒销量下滑了约10%,中低端(葡萄酒)销量则上升了5%。2014年,高端红酒销量更是下滑了约15%。南京红酒经销商说:“今年,我基本不怎么做高端品牌红酒了,主要精力放在中低端。虽然价格不贵,但胜在消费者接受度高”。
面对进口葡萄酒的攻势,中国葡萄酒业显然压力巨大。加之进口葡萄酒商正在推行降价转型措施,让国内葡萄酒商更是叫苦不迭。国内一家葡萄酒企业人士直言:“这将是一场与外国企业的正面遭遇战”。
从目前的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上看,2014年,中国葡萄酒人均消费量不足两升(即一人一年不到两瓶),仅为全球均值的1/3。因此,虽然2015年葡萄酒行业产量增速有所下滑,但不影响未来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向上发展空间。
面对进口葡萄酒转战中低端市场的挑战,国产葡萄酒国产葡萄酒企业也要学会走差异化之路,发展自己的个性化品牌。国产葡萄酒只有做出特色,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超百平方米新西兰展区:ProWine 2025的南半球风味
- 德国葡萄酒展团将亮相上海ProWine,持续加码中国
- 西班牙葡萄酒对美出口在7月已降7%
- 阿根廷葡萄园积极推进能源效率变革
- 产量缩减,品质可期:德国葡萄酒迎来2010年以来最低产量
- 意大利800余款葡萄酒运抵青田,备战第七届侨博会
- 同比爆跌28%!美国关税重创意大利对美国酒水出口
- 中国游客在澳葡萄酒旅游中消费居首
- 《欧洲葡萄酒旅游指数》发布——法国居首,意大利位列第二,西班牙紧随其后
- 国际葡萄酒学院携手葡萄酒生产商联合向联合国呼吁——为葡萄酒的健康风险正名





加专业顾问微信,帮您解决酒产品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