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作为全球酒业巨头的法国保乐力加(Pernod Ricard)近日在印度新德里再次被当地政府拒发放酒类销售许可证。当地政府援引“正在进行的调查”及对企业“道德诚信”的担忧,作为多次拒绝的理由。这是新德里当局自相关争议爆发以来,第三次对该公司的许可申请作出否定性决定。
拒签背后:长期调查与法律争议
此次拒签与一项拖延已久的调查直接相关——调查聚焦于保乐力加是否在2000-2002年新德里短暂取消国家酒类垄断(后已恢复)期间,通过为独立零售商提供贷款担保的方式违反当地许可法规。新德里市消费税部门在一份未公开的行政命令中指出,该调查涉及“严重经济违法指控”,足以支持政府采取预防性监管措施。
保乐力加始终坚决否认相关指控,强调其在全球所有运营国家均严格遵守当地法律。2025年2月,德里高等法院上诉机构曾作出阶段性裁决,认为该案需进一步审查,明确“在作出任何不利行政决定前,必须以法院无合理怀疑的定罪为前提”。然而,新德里政府仍以“行政机关拥有广泛自由裁量权”为由维持拒签,其核心依据是印度司法体系对“道德诚信”审查的宽泛解释——即便未经司法定罪,行政机关亦可基于调查中的涉嫌行为拒绝许可。
新德里市消费税专员桑尼·K·辛格(SunnyK.Singh)在裁决中明确表示:“仅指控与调查的存在,即足以证明行政机关在许可审批中采取谨慎态度的合理性。”
企业回应:战略市场的执着与抗争
面对连续拒签,保乐力加表示“不认同这一决定”,并强调其“核心目标是为当前财年(2025-2026)重新申请许可”。该公司在官方声明中称,将“穷尽所有法律救济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印度市场对保乐力加具有战略意义。据该公司2024年财报显示,其对印销售额达31.3亿美元,印度正与中国竞争成为该集团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保乐力加董事长兼CEO亚历山大·里卡德(Alexandre Ricard)曾多次公开表示,印度是“必须拿下的战略市场”。在许可证被暂停前,新德里地区贡献了其印度业务约5%的份额,这一区域市场的准入资格对其全国布局至关重要。
深层背景:印度“散装”治理下的市场壁垒
保乐力加的遭遇折射出印度市场特有的治理复杂性——作为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印度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4.38亿,其中劳动人口(15-64岁)占比68%,理论上具备巨大的消费潜力。然而,其联邦制架构下的28个邦与8个中央直辖区(截至2025年行政区划)各自拥有独立的税收政策与市场准入规则,导致全国未能形成统一市场体系。
这种“碎片化”治理模式使得跨国企业常面临区域性行政壁垒。以酒类销售为例,各邦对许可审批、税收征管甚至消费限制均有不同规定。新德里作为中央直辖区,其行政机关在许可审批中对“道德诚信”的严格解释,凸显了地方政府在监管实践中的自由裁量权。对于保乐力加而言,突破单一区域的许可困境,不仅关乎个案胜负,更可能影响其对印度“散装市场”治理逻辑的整体应对策略。
国内专业葡萄酒电商平台酒云网旗下媒体《葡萄酒》采编团队认为类似的情况在印度已不鲜见,成为外资在印度投资的一个死局,早前诸多中资企业也屡屡在印度以各种名义而被课以重罚,保乐力加既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跨国资本与本土治理的博弈
保乐力加在新德里的三次拒签事件,本质上是跨国企业扩张逻辑与印度本土治理体系的碰撞。尽管该公司强调合规经营,但其在印度市场的战略诉求正面临地方官僚体制、法律解释差异与行政效率滞后等多重挑战。这场持续多年的许可之争尚未落幕,而印度市场的特殊性——在人口红利与增长潜力背后的治理复杂性——或将成为更多跨国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必答题”。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西施佳雅与天娜跻身2025全球最受关注葡萄酒榜单
- 保乐力加被印度新德里政府第三次拒发酒类销售许可
- 榜单 | 意北黑皮诺品质卓越性价比高 意大利黑皮诺全国大赛榜单发布
- 2025中国葡萄酒领军企业T7峰会召开
- 中国葡萄酒T7峰会|提升服务,驱动消费,扩容市场
- 2024年宁夏葡萄酒出口额1375万
- 新疆葡萄酒产区持续发力,首聘产区推广大使
- 2024年欧盟出口298亿欧元酒精饮料,葡萄酒占比56.2%
- 明日开展!德国国家展团携14家展商亮相ProWine香港,德国葡萄酒小课堂每日开课
- 西班牙葡萄酒2024报告及2025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