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各国葡萄酒的“法定等级制度”
2014-12-29 (来源: 糖酒网)
各国葡萄酒的“法定等级制度”并不只是冷冰冰的法条。翻开各种参考书籍,其中一定都会大篇幅提到各国的“法定等级制度”。当一个国家以土地为分类标准制定法规时,往往表示他们相信:“葡萄酒的生产地块反映质量”。生性浪漫随兴,相信葡萄酒乃浑然天成的法国、意大利,可谓其中的代表。其法定产区制度(AOC、DOCG)的精神便是“土地决定酒质”。
生性严谨、科学的德国人则另有考量:以葡萄采收时的糖度作为标准,一翻两瞪眼,没有争议。小房酒(Kabinett)、迟摘(Sptlese)这种令人眼花撩乱的优质葡萄酒(QmP)制度就应运而生,法规背后的精神便是:“量化、客观”(葡萄酒招商)。
除了酿造哲学以外,有时历史因素也会成为立法的考量点,西班牙是全球少数对于“橡木桶与瓶中陈年时间”明文规范的国家。在他国,珍藏(Reserva)、珍藏(Gran Reserva)等字样完全是自由心证,爱怎么标就怎么标。但西班牙对这些词汇有着明确的法定规范,厂商不能随便乱用。原因便在于西班牙酿造历史中,长期有着橡木桶陈年的习惯,有习惯就有争议,有争议就要仲裁、要仲裁就得有标准,法规因此产生。
回教国家或犹太教国家也受历史因素影响甚大,以色列的犹太教徒只能饮用通过“洁食法规(Kosher)”生产的酒。这类规范与酒质毫无关联,反映了“保守、神圣”的文化特质。而美洲、澳洲等新世界国家,其法规通常服膺于管理方便、消费者容易辨识等“使用者因素”,反映的酿造文化,显然就是“创新、便利”。
上一篇:南宁市青秀区葡萄酒文化旅游节论坛
下一篇:夏乐酒庄干红葡萄酒是一款好酒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超百平方米新西兰展区:ProWine 2025的南半球风味
- 德国葡萄酒展团将亮相上海ProWine,持续加码中国
- 西班牙葡萄酒对美出口在7月已降7%
- 阿根廷葡萄园积极推进能源效率变革
- 产量缩减,品质可期:德国葡萄酒迎来2010年以来最低产量
- 意大利800余款葡萄酒运抵青田,备战第七届侨博会
- 同比爆跌28%!美国关税重创意大利对美国酒水出口
- 中国游客在澳葡萄酒旅游中消费居首
- 《欧洲葡萄酒旅游指数》发布——法国居首,意大利位列第二,西班牙紧随其后
- 国际葡萄酒学院携手葡萄酒生产商联合向联合国呼吁——为葡萄酒的健康风险正名





加专业顾问微信,帮您解决酒产品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