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机器换人”工程将应用黄酒领域
2014-05-26 (来源: 糖酒网)
古越龙山董事长傅建伟称,机器换人战略,对于绍兴酒产业而言,是一场技术革命。本月初,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就黄酒生产领域协作推进“机器换人”工程,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用3~5年时间,通过实施系列化的“机器换人”和升级改造,使体力劳动用工量降低50%以上,生产环节的物流成本降低20%以上,同等生产规模的仓储空间需求降低30%以上。
绍兴酒是有着千年历史的传统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仓储、运输过程中,面临着“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大,劳动生产率低”等困境,通过“机器换人”工程,有利于减少用工量,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古越龙山董事长傅建伟表示。“效益与效率,对企业而言是一个永远追求的课题。从历史上看,绍兴酒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古越龙山有一句话叫:秉传统而精益求精,融科技而推陈出新。我们在保持传统酿制技艺精髓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运用现代科技提高它的效率,这是我们的追求。任何行业的进步,一定是领头企业的责任,这是古越龙山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使命。”
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杭州市机器人技术与产业联盟理事长,博士生导师朱世强教授表示,机器换人协议的签署,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文化与科技的握手。这个合作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也有特殊的难度。所谓特殊的意义,绍兴黄酒,中国传统的,传承数千年这样一种生产技艺、生产过程,也可以用现代化的手段与技术进行提升,说明省委省政府提出来的机器换人这个战略决策有着很重要的普遍性,意义深远。特殊的难度在于:既要用高科技把人从沉重的劳动岗位替换下来,又要把传承数千年的黄酒技艺精髓赛事保留下来。
协议签署之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将组织力量深入企业调研,拿出切实可行的总体方案,并从三方面入手,推动方案的实施:包括从黄酒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环节入手,研究并应用机器换人技术,以改善劳动条件,减少劳动力用工;研究并应用柔性生产技术,以提高市场适应能力;研究并应用智慧物流和智能仓储技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
据悉,双方的合作并不仅仅止于“机器换人”领域。整合浙江大学多学科力量,双方将在黄酒生产工艺改进、黄酒文化的深度挖掘、企业发展战略设计、员工培训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浙江大学是国内率先开展机器人研究与应用的学府之一,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实力雄厚,是杭州市“机器换人”与机器人技术产业联盟的牵头单位。
上一篇:狭隘的思想阻碍黄酒产业发展
下一篇:雄黄酒在《本草纲目》的记载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会稽山原浆鲜黄酒正式发布
- 会稽山推出原浆鲜黄酒新品
- 关于黄酒小镇景区及醉游长歌·寻梦绍兴水上游恢复开放的通知
- 重磅!400余位国家级白酒评委齐聚河南仰韶,只为这事......
- 黄酒全球行,11家黄酒齐亮相2025年日本国际食品饮料展(JFEX)!
- 绍兴黄酒小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功获评AA+主体信用等级!
- 房县黄酒新品发布会暨房县黄酒全球营销推介启动仪式举行
- 古越龙山与全球首款糯米威士忌“穿岩十九”签署亿元大单!
- 第二期黄酒品鉴师培训班圆满落幕
- 中国酒业协会黄酒品酒师培训班在绍兴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