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彩山白酒分享古人饮酒 “十饮九不对”
2016-06-03 (来源: 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古装剧中饮酒的戏不少,但十饮九不对,总有如“自来水”般清澈的酒不合时宜地出现在镜头中。在《武媚娘传奇》第40集中,夜里皇上与侯君集一同喝酒吃肉,两人谈起共同带兵打仗的日子很是感慨,皇上还亲自为戴着手铐的侯君集倒酒。这时,您仔细看看,皇上给侯君集倒的酒那可真是比自来水还清澈啊!
唐人饮酒,最常见的是酒体颜色发绿的浊酒,即白居易诗中的“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把浊酒经过加热再过滤,可以得到更高级的烧酒,这种酒酒体偏红,唐人喜欢称之为“琥珀色”。唐代酿酒的大师中,最有名的是太宗的名臣魏征,他曾经将自酿的“酃渌”“翠涛”进献给皇帝,李世民很是喜爱,特地写诗为魏征的酒“做广告”:“酃渌胜兰生,翠涛过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魏征酿的酒,是颜色偏绿的浊酒。所以,无论皇上怎样给侯君集倒酒,也不应该倒出清澈的酒来。
我国古代有清亮的白酒是后来的事了。
北宋时期,辽国、金国、西夏等蛮子进入,带来了蒸馏酒。因为他们世代祖居北国的草原,气候严寒,环境恶劣,必须要喝高浓度的蒸馏酒才能保暖。到了元朝,蒙古族人完全统治中土后,蒸馏酒便成了所有酒类之首,这时清亮的白酒才成为人们常见的东西,也进了寻常百姓家。虽然明朝时又兴起了发酵酒,使得华夏传统的酿酒工艺得到发扬。但后来满清入关后,生于雪国的他们,对高浓度和极度抗寒的蒸馏酒更是情有独钟,因此入口辛辣、浑身发热的蒸馏酒又渐渐替代了香醇浓郁、后劲很足的发酵酒,成为了主流,直至今日。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