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从单纯依靠文字、图片的形式了解新事物到现在5G时代的到来,自媒体无疑是数据流量的重要媒介。随着短视频新业态不断出现,现场直播、网红代言等互联网销售形式受到网友追捧,但与此同时,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直播带货“翻车”的现象屡见不鲜。面对食品安全,消费者如何维护好自身权益才是关注的焦点。
对于食品来说,视频直播的现场性、互动性可以让消费者更为直观地“感受”到美食的诱惑,从而带动相关产品的销售。我们可以看到网络直播间销售推广的食品很多,比如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好有些家庭作坊生产的食品,他们是没有基本的产品标识,甚至没有任何外包装,对于这种食品,对于消费者而言,就是面临着食品安全隐患的风险大大增加,如果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能连商家都找不到在哪里。如果消费者选择直播带货途径购买食品,一旦发生食品问题,应学会使用合法权利维护自身利益,投诉直播平台,平台和商家是要承担连带责任。
近几年,直播带货翻车事件也层出不穷,直播带货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值得大家深思,到底是便宜重要,还是安全靠谱。快手直播平台主播“辛巴”被指直播带货的燕窝产品涉嫌造假一事,备受关注。事件的起因是“职业打假人”注意到消费者反映了“辛巴燕窝”涉嫌造假,便把产品送去检测,发现燕窝存在质量问题,且蛋白质的成分为0%。尽管“辛巴”直播遭受封禁,燕窝人在热销,如虚假的带货话术,扬言孕妇吃了燕窝相当于一人吃两人补,可以让宝宝更聪明,更白嫩。面对此类宣传,消费者应该擦亮双眼,不能盲目跟风,一个会能说会道的网红直播无疑于一个传销洗脑的高手,他们往往抓住消费者贪小便宜或追求健康养生的心理。对于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应充分了解此商品是否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就燕窝而言,不能单纯依靠主播口中所说的固形物含量而去不加思考的购买。其次,夸大宣传其营养价值是不符合广告法的。食用燕窝会增加过敏风险,燕窝中大量的蛋白会导致儿童过敏的发生。
民以食为天。不管有了多么新潮的销售途径和方法,都不能降低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要明确自己的权利。
1.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求偿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权、监督举报权等。
2.注意消费时索要发票,取得正式发票,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商品或服务货不对板,或有其他方面的缺陷,就可以凭正式发票要求商家维修更换或向有关部门投诉,否则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如果碰到一些商家以削减价格或赠送礼品等方式拒不提供发票,消费者应该对此类行为说不,因为发票也是我们后续维权的主要证据,以防商家中途变卦。
3.牢记维权时限,在购买商品时,商家会申明七天无理由退货等条件时,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在七天内寻求退货、换货。
4.运用合法的维权渠道,如与经营者协商、拨打315热线投诉或向有关部门申诉,切记不可自行组织网络力量进行不合法的网暴。
5.学好食品安全法,对于直播带货食品安全方面,我国尚未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目前主要依据还是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中仅对第三方平台的责任与义务进行了规定,不足以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直播带货食品安全问题。所以,消费者自身应该认知食品安全法的知识,以指导自己在购买食品时应该注意什么,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
短视频带货、直播带货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我们不能拒绝它,但是面对它时应当保持有清醒的头脑,不能因为其便宜或者因为追星、追网红而盲目购买。把食品安全放在重中之重,只有保障自身安全,才能有更多的权利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来源: 食上百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