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在古代,中国在世界上占有着十分显著的地位,因而凭借着发达的经济与繁荣的商业,中国与欧洲各国都有些密切的商业往来。尤其是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中国的许多传统商品如茶叶、丝绸等,都远销欧洲,同时,欧洲的一些商品,例如洋酒、珠宝等,也通过水运一路运送到中国。这贸易的互联互通,给中国人和欧洲人都带来了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为古代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推波助澜。
一、历史渊源
1.“初识”洋酒
我们都知道,洋酒中最出名的便是葡萄酒。在汉代,我国就已经有种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的历史记载了。
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中记载:“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宿,蒲陶肥饶地。”
中国批进口的洋酒,是西汉时期,汉武帝建元元年,张骞出使西域,将葡萄的种植与葡萄酒的酿造之术引进到中原,这便是洋酒入中国的始例,同时,中原地区的葡萄种植技术与酒品种类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从这个时间算起,中国才算是次真正接触到洋酒。
2.中国与洋酒的深入接触
唐朝时期,洋酒,尤其是葡萄酒在我国的发展,又跃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人们根据从西域传来的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技术,对其进行不断改良,使其在官府与民间的影响力都在不断扩大,甚至葡萄酒的名字还出现在了一些诗人的作品中。
王翰在他的《凉州词》中就曾提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刘禹锡也曾感叹:“我本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尽日饮不足。”
元代,受到蒙古部落一些原始习俗的影响,葡萄酒已经在市场上售卖。在当地老百姓看来,种植葡萄,酿造美酒,可以为他们带来实质上的经济收益,所以百姓们引以为傲。
而到了明代,公元1405年,郑和下西洋,途经东南亚、印度洋最终抵达红海沿岸地区和非洲,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他返航时,也带回来了一些异域佳酿。
3.洋酒在国内大范围兴起
从清朝中后期开始,中国的经济发展就不断在走下坡路。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中国的商业大门大开,然而这大门可不是自愿敞开的,而是被迫与强盗一样的资本主义国家通商。随后,在一战二战时期,我国被迫乱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欧洲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商人、传教士等外国人也随之到来,我国与国外的通商政策也不断在调整,发展到今天,洋酒在中国销售的种类与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而且在二十一世纪,洋酒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
二、洋酒的价值是极高的
在古代,由于我国的“酒文化”相对繁荣,同时,洋酒与国酒不同的种类与制作方法,使得洋酒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甚至有时还会出现供给小于需求的情况,这也大大提高了洋酒在中国市场价值。
1.来源影响价值
郭宪《汉武洞冥记》卷二中记载:“瑶琨去玉门九万里,有碧草如麦,割之酿酒,味之醇酎。”瑶琨,是古时的一个地名,虽然我们还不能确定它的具体方位,但是其大致在古罗马帝国的西北方,就是如今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广袤地带,被称为“外高卢”。
我们常说,物以稀为贵,早在公元前五十年左右的时候,外高卢由于战斗力的原因,势单力薄,很快就被古罗马帝国征服,被并入了古罗马帝国的版图中。
由于瑶琨酒来自另一端遥远的东罗马帝国,漫长的运输路途使其运费十分高昂,故而其到达中国时就显得尤为稀罕,只有统治阶级,甚至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品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瑶琨酒的历史地位。
2.精美的品质
到了明朝,丝绸之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欧洲的洋酒也开始大批量涌入中国市场。由于这一时期欧洲工商业发展迅速,因此欧洲一带的洋酒都是用精美的玻璃瓶灌装的,在其外观上,就首先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明朝的叶权在其《游岭南记》有云记载:“广东军饷资番舶,开海市,华、夷交易……西洋酒,味醇浓,注玻璃杯中,色若琥珀。”由此可见,洋酒以其精美独特的外观,在中国赢得了极其广阔的消费市场。
除此之外,部分史料中还记载了洋酒精美独特的味道。就像王紫诠在他的《瀛埂杂志》卷五中写道:“舶中所携红毛酒,贮以玻璃瓶,色红味甘,辣如丁香,功胜媚药。”那时候为什么管洋酒叫作“红毛酒”呢?这也是有依据的。原来,这些洋酒有一部分来自荷兰,而荷兰人大都是红头发,那时,人们也经常称荷兰人为“番人”、“红毛”,故而洋酒也被称作“番酒”或者“红毛酒”。
在洋酒的大批量输入影响下,中国也开始自己生产和销售葡萄酒。虽然可以“照猫画虎”地制作出来,但是其品质和外观却大相径庭。由于古代中国农业发达,而工业水平却相对落后,所以很难生产出像欧洲的玻璃瓶一样的精美包装,用来盛装葡萄酒。故而,当千里迢迢、远道而来的欧洲葡萄酒来到中国市场时,便引起了我国广大“爱酒者”的热烈欢迎,这也就自然而然地为洋酒在中国的销售开辟了一条宽阔道路。
三、多姿多彩的洋酒
1.啤酒的起源与发展
世人皆知,啤酒是人们公认的世界上“三大饮品”之一,它是继水和茶之后,销量居于第三位的饮料,并且长期以来居高不下。
啤酒是人类用谷物酿造的一种饮料,它自诞生之日起,已经有八千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起源也与农业与作物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中世纪以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啤酒往往是由妇女在家中生产制作,而到了中世纪,啤酒的酿造已经由小范围的家庭生产转向范围与规模更广阔的修道院、乡村的作坊生产,并日渐成为修道院工作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如今享誉世界的“德国啤酒”,也是在中世纪以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的。19世纪中叶,德国的巴伐利亚州才开始出现“下面发酵”法,德国啤酒才真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有了名望。
那么这作为世界第三大饮料的啤酒,到底是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它又是怎样在中国流传开来的呢?答案是19世纪,也就是德国啤酒初具发展规模之时。其实,最开始传入中国的啤酒,也并不是产自德国,而是由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一家名为乌卢布列希夫斯基的啤酒厂,并且,随着清朝日渐腐朽没落,被迫乱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华经商,因而,许多外国人在上海和东北等地区建厂,啤酒也在中国的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2洋酒的历史传说
波斯国作为一个和中国有着相似历史年代的古老国家,古代的波斯便也是古文明发祥地之一。与啤酒相比,葡萄酒则更加醇厚香甜,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古波斯很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他们这样认为也是有一定的依据的。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他特别爱吃葡萄,不过他也是为了“吃”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他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着注着"有毒",用这种方法防人偷吃。
有一次,国王在成群的妻妾中醉生梦死,可是其中一个妃子对这样日复一日囚笼般的生活感到厌倦,就擅自饮用了国王的那瓶标明"有毒"的陶罐内的葡萄酿成的饮料,这位妃子惊住了,她觉得这种奇异的饮料,入口甘甜,回味无穷,实在是上等佳品,这下好了,喝了这瓶“”,非但没结束自己的性命,反而被这美酒吸引,不忍离开这个世界了,所以这个原本无聊、无助的妃子,又一次觉得生活还是有意想不到的美好在等她的。
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她居然还生了一杯葡萄酒专门送给国王,国王一饮而尽,也觉得味道十分美好。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一项特殊的法令,他要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享用美味。
总结
“洋酒”这个名字在我们今天听起来,一点都不陌生了,然而,它的曲折发展与长期进步之路,是需要我们慢慢摸索的。葡萄酒不仅是欧洲文化中璀璨文化的基石,同时还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由于受到了地域因素与原材料的限制,在古代中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位“酒迷”们也只能饮用“国产酒”,但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商业发展的日益繁荣,甚至于清朝后期,我国被乱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洋酒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史记·大宛列传》
《汉武洞冥记》
《瀛埂杂志》
来源:阡陌怡史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期延长至7月5日
- 快讯 | 2024年香槟对英国出货量下降近13%;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与贵州省贸促会座谈
- 再度斩获“酒业奥斯卡”青酌奖!天佑德青稞酒实至名归!
- 走进酒博 | 2025年中国特色威士忌科研项目计划筹备会议在四川泸州顺利召开
- 天佑德Tashi白酒斩获“年度烈酒”至高荣誉,Tibetu威士忌银奖加身——2025年圣地亚哥国际赛事震撼收官!
- 巴黎之花携手Montex推出限量版珍藏香槟
- 保乐力加或出售玛姆香槟
- 我国上调酒类关税,威士忌等市场受冲击
- LVMH:2024年酒类利润下滑35.70%
- 2024年香槟总出货量同比下降9.4%,和韵·凯宾斯基精品葡萄酒展引领行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