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酒为诸药之长
2023-11-13 (来源: 糖酒网)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修务训》有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者可就,有毒者当避,是早的药食同源的说法。到了唐朝,《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学的传统之中,论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
但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未来,也可能返璞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酒就是其中古老的“药食”之一。
酒自产生以来,就以其养生功能著称。《黄帝内经》中有这样的说法,“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以为备耳”。可以说,酒本身就是一味中药。
酒,素有“诸药之长”之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认识到用酒来炮制可以增加的,即使是现在,中药房里的许多中药还需经过酒的炮制。唐宋时期,药酒和补酒也大行其道,医著《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收录了许多药酒和补酒的配制法。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详细地讲解了草药,光是药酒有200多味。李时珍以后的历代名医,对药酒的功效都非常看重,尤其是将其加速药力的功能发挥到。其中,不乏因药酒而长寿的人:乾隆当了60年的皇帝,活到89岁,这在中国历史上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这与他注重养生是分不开的,而饮用各种长寿药酒则是他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
医学上认为,酒入药主要有三个作用。首先,酒可以行药势。酒可以使药力外达于表而上至于颠,使行血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也能使滋补补而不滞。其次,酒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析出。酒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媒,大部分水溶性物质及不溶于水的物质都可以溶于酒。后,酒还有防腐作用。一般药酒都能保存数月,甚至数年而不变质,这就给饮酒养生者以极大的便利。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认为:“凡服药酒,欲得使酒气相接,无得断绝,绝则不得药力。多少皆以和为度,不可令醉及吐,则大损人也。”饮酒要适度,少饮有益,过犹不及。
根据中医理论,饮酒养生较适宜于年老者、气血运行迟缓者、阳气不振者,以及体内有寒气、有痹阻、有瘀滞者。而药酒随所用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用补者有、滋阴、温阳、的不同,用攻者有化痰、燥湿、、行血、消积等的区别。正确地选用适合自己的药酒也是的关键一环。古人认为,坚持饮酒才可以使酒气相接。
该二维码7天内(10-02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白酒百科
- 基酒是什么?
- 白酒发黄一定是好酒么?
- 白酒鉴别七步法
- 白酒常说的坤沙、碎沙、翻沙和窜沙是啥意思?
- 不同年份的酱酒口感差异有多大?
- 来了!精品茅台升级版亮相!
- 白酒度数对酒质优劣有影响吗?
- 白酒降度就是兑水这么简单吗?
- 判断酒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 酱香酒酿造为什么选择用高温大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