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董子酒传奇
2023-11-13 (来源: 糖酒网)
相传1756年即乾隆二十一年,乾隆皇帝南巡途经德州,被运河东岸的繁荣景象和大好风光所吸引。在明媚的春光中,柳丝轻抚,书声琅琅,诗文唱和,蔚为盛事,高台耸立,众人登攀,好一派政通人和、市井繁荣的景象。乾隆皇帝不禁兴致高昂正欲登台,突见不远处有酒户悬挂“儒雅董子酒”。乾隆皇帝精神倍增,上前问酒家:“何谓董子酒?”酒家答曰:“董子,乃汉时‘群儒首’。其匡扶国道,安定民心,万世敬仰,人人尊而祀。故立名。”乾隆接着问道:“‘儒雅’何由?”酒家继续答曰:“董子‘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其优雅、修养及博学使得四方学士‘皆师尊之’。是故,饮董子酒,人皆儒雅”。乾隆抚须笑赞道:“好!妙!”。乾隆把酒闻香,叹曰:“此酒儒香雅致,真乃酒魂文脉之品”。只见,乾隆一杯饮尽,顿觉旅途劳累一扫而光,登台至高处吟诵道:“天人三策对贤良,已见春秋大义彰。那更高台演繁露,转思董子失之详。”这就是后人传诵的御笔《繁露台》一诗。
大事件,历史演绎总是惊人的相似。时隔15年,1771年即乾隆三十六年,乾隆皇帝再次南巡至德州故地重游。此时,正值春尽夏初,晴空万里,荷满碧湖,杨柳依依,董子台依然耸立,运河旁商船无数,酒风飘香,高台上文人墨客怡情题赋,好不欢畅。乾隆皇帝闻香识酒,饮兴渐浓,寻得老酒户畅饮董子酒。酒户取酒一碗谦恭敬上,乾隆一饮而尽,爽心清神尽享酒中之品位。而后,一边差人尽购放回龙舟,一边差人取坛随其登上读书台。至高处,俯瞰运河似长龙,远眺水天清一色,四个大字“源远流长”格外醒目。乾隆皇帝龙颜大悦把酒痛饮,颂的千古一绝:“故里千秋疑信猜,城楼耸处久称台。都传繁露春秋演,谁识竹林与玉杯。”“玉杯”指古时候酒器。“竹林”指的是魏晋时代在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上“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乾隆皇帝借酒直抒胸臆,充分肯定了儒家经典思想的历史独尊地位以及董子酒的社会人文价值。董子酒与千古经典文化结缘的传世证据正出自乾隆皇帝的绝美诗篇《董子台》。
该二维码7天内(09-26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白酒百科
- 白酒鉴别七步法
- 白酒常说的坤沙、碎沙、翻沙和窜沙是啥意思?
- 不同年份的酱酒口感差异有多大?
- 来了!精品茅台升级版亮相!
- 白酒度数对酒质优劣有影响吗?
- 白酒降度就是兑水这么简单吗?
- 判断酒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 酱香酒酿造为什么选择用高温大曲?
- 白酒为什么有黄色
- 白酒的度数是越高越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