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纯粮食酒兑水一定会变浑浊吗?
2023-11-14 (来源: 糖酒网)
临近春节,朋友圈流传着一个加水鉴别“纯粮固态酒”的视频,视频中称,鉴别假酒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式,就是倒多少酒就加多少水,如果酒加水之后,变浑浊就是纯粮食酒,如果加完水之后还依然清澈透明,就是酒精勾兑酒,只要用这个方式把酒验一验,百分之九十的酒都得扔!这是真的吗? 事实是高度酒加水之后,随着酒精度降低,酒中的一些脂肪酸及其酯类会形成乳浊液,酒体变混浊;市面上一些高度白酒,为了便于人们加冰、加水饮用,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了预处理,将这些脂肪酸及其酯类去除了,所以就不会出现浑浊现象; 其实,使用液态法生产也会有一些类似脂肪酸及其酯类的物质存在于高度白酒,加冰、加水后也会出现浑浊。所以,加水后出现浑浊,并不能成为评判高度白酒是否优劣的标准,更不能成为判定一个酒是不是固态法白酒,即“纯粮酿造”的依据。 除了加水变浑浊就是纯粮酒的谬论外,“民间科普”视频中还提到了“不要喝低度酒,尤其50度以下的酒千万不要喝!50度以上的酒也不敢保证是纯粮酿造酒。”国际上主流的蒸馏酒都是将原度调整下来,因为酒度太高不适合直接饮用。中国的白酒也经历过从高度到低度的发展,原先60度以上定性为高度酒,60度以下为低度酒。从1987年以后,定性50度以上为高度酒,50度以下为降度酒,40度以内为低度酒。可以说,不同时代对高度酒和低度酒的定义也是不同的,是为了不断适应消费市场的技术调整。从技术角度来看,好的低度酒对原酒的品质要求更高。因此,度数高低不能作为质量好坏的简单判定,高度酒有好质量的产品,低度酒也有高质量的产品。 如今的朋友圈多有流传“民间科普”,各种科普文章和视频也大行其道,“民间科普”兴起的背后也带来了新问题:当人人都在发表科学言论时,公众到底该信谁? “民间科学家”们往往是一知半解和盲人摸象,偶尔听到或者看到了一些科学知识,然后就加以想象自行脑补之后,以为了解了真相。其实是经不起科学验证的,科学讲究的是广泛性和严谨性,不是简单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春节将近,小编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擦亮眼睛,不轻信谣言。科学饮酒,适量饮酒。
该二维码7天内(10-01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上一篇:你知道哪些酱香型白酒值得收藏吗?
下一篇:白酒发黄一定是好酒么?

相关白酒百科
- 白酒发黄一定是好酒么?
- 白酒鉴别七步法
- 白酒常说的坤沙、碎沙、翻沙和窜沙是啥意思?
- 不同年份的酱酒口感差异有多大?
- 来了!精品茅台升级版亮相!
- 白酒度数对酒质优劣有影响吗?
- 白酒降度就是兑水这么简单吗?
- 判断酒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 酱香酒酿造为什么选择用高温大曲?
- 白酒为什么有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