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七十年代五粮液的基本特征!
2023-12-29 (来源: 糖酒网)
我们国家曾进行过五次名酒评选活动,其目的是加快技术进步,提高酒的质量。 次全国评酒会于1952年在北京召开,由中国专卖实业公司主持,共评出八种名酒,其中白酒四种、黄酒一种、葡萄酒类三种。 第二次全国评酒会于1963年在北京召开,由轻工业部主持,并制定了评酒规则,共评出名酒十八种。其中白酒八种、黄酒二种、啤酒一种、葡萄酒类六种、露酒一种。 第三次全国评酒会于1979年在辽宁大连举行,由轻工业部主持,共评出十八种国家名酒。 第四次全国评酒会于1984年在山西太原举行,由中国食品协会主持,共评出国家名酒二十八种。 第五次全国评酒会于1989年在安徽合肥市举行,从白酒中评出17种国家名酒。其它酒类未评。 五粮液在第二、三、四、五届评酒会中均被评选为名酒,七十年代五粮液入选第三届全国评酒会被评为八大名酒,获得“优质”,此后生产带有“优质”的五粮液,俗称“优质五粮液”。 七十年代的五粮液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2012年9月,在北京嘉里酒店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上,产于1971年12月的红旗牌五粮液拍得161000元。那么七十年代的五粮液有哪些特征呢?今天小酒瓶给酒友们分享的就是七十年代五粮液的年代特征,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个时代五粮液的风采吧! 七十年代五粮液主要为前期的“红旗牌”与中后期的“长江大桥牌”,红旗象征着火红的年代,而南京长江大桥在新中国发展史和中国桥梁史上更有划时代的意义。 长江大桥牌五粮液主要特征 规格:度数为60°,容量有250ml、500ml。 时间:1973—1980年。 正标:沿用红色与金黄主色调,商标上部分是圆弧造型,有“长江大桥”四个字及图案,有“注册商标”标志。中间是醒目的“五粮液”三个大字。 瓶型:改为圆弧形瓶,瓶底整体凸出一圈。瓶体与颈标连接处的玻璃上有一圈花纹图案。 封口:有红色和白色瓶盖,封口的胶套也对应这两种颜色。 颈标:通用“中国名酒”标签。 这一时期五粮液还有瓦楞纸的外包装盒。 外销“长江大桥牌”特征 酒标外形不变,底色改为白色和镀金色,与内销的红色差别明显。“五粮液”三字更接近手写体,与内销商标不同。商标上印有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湖北省公司出口,是70年代外销五粮液的鲜明特征。酒标文字都有对应的英文,生产标注“四川宜宾酒厂”。俗称“白长江大桥”。 红旗牌五粮液的主要特征 规格:度数为60°,容量有250ml、500ml。 时间:1971—1973年。 正标:与60年代相比,酒标明显变小,以红色为主体,布满于酒标的放射状“金色光芒”没有了。正标上部是飘扬的红旗图案,中间部分“中国”与“名酒”分列在“五粮液”两侧。正标背面有蓝色油印的生产日期。 瓶型:沿用了60年代萝卜样的鼓型瓶以及细圆柱型瓶,酒瓶白净、透明、整体均匀。 封口:红色塑料盖,覆膜胶套一般也为红色。细圆柱瓶为木塞。 颈标:有两种,标有醒目文字,一种沿用“中国名酒”字样,另为“为人民服务”。细圆柱瓶60年代的颈标“交杯牌”被替换。 好了上面就是小酒瓶给酒友们分享的七十年代五粮液的年代特征,酒友们还了解七十年代五粮液的哪些特征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讨论! 来源:佳酿网
该二维码7天内(07-14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上一篇:“老八大名酒”与“新八大名酒”背后的故事!
下一篇:白酒的度数是怎么确定的?

相关白酒百科
- 白酒的度数是怎么确定的?
- ?酿酒原料有哪些?都有哪些特点适合酿酒?
- 老酒和新酒,喝法可大不相同
- 高粱固态发酵不加稻壳会不会影响酒质?
- 白酒是如何发酵的?
- 快速鉴别白酒优劣的十个小方法!
- ?同一个窖池的酒为什么质量不一样?
- 为什么酒窖年头越老,产的酒越好?
- 香型是由什么决定的?
- 白酒酿造为什么一定要用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