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绵竹大曲的发展历史
2023-06-14 (来源: 糖酒网)
据绵竹清道乡出土的文物和金土村“蜀文化”遗址考证,绵竹酿酒历史已有三、四千年。在唐代,绵竹所酿“剑南烧春”被定为宫廷御酒,并列为当时天下名酒(史书《唐国史补》有明确记载)。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蜜酒歌》不仅记录了他和绵竹人杨世昌之间的一段有关绵竹酒的趣闻,也保留下了宋代绵竹“蜜酒”的酿造细节和酒体风格:“珍珠为浆玉为醴”,“三日开瓮香满城”,《方舆胜揽》中称“鹅黄乃汉州酒名,蜀中无能及者”,而宋代的汉州正包括绵竹。
清代康熙年间,是绵竹酒史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在原有白酒的传统工艺上,通过对曲药、蒸馏方法的改革,酿制出绵竹大曲。绵竹大曲,又称“清露大曲”。《绵竹县志》记载“绵竹大曲酒,邑特产。味醇香,色洁白,状若清露。”清代文史大家李调元称“天下名酒皆尝尽,却爱绵竹大曲醇”。
绵竹大曲的质优量大带来了销售业及相关行业的兴旺发达。早在康熙年间,绵竹酒家林立,陕、甘、滇、黔、川以及松潘、茂汶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行商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城内茶房客栈、运输行业,格外兴盛,一派繁荣景象,以致有人誉绵竹为“小成都”。
加之特有的玉妃泉低钠多锶,甘酣净冽,故绵竹酒酒质优。至清康熙年间,绵竹大曲已达到“味醇香,色洁白,状若清露”的妙境,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酿造工艺。清翰林学士李调元宦游遗迹遍及半个中国,而对绵竹大曲情有独钟,自谓“天下名酒皆尝尽,却爱绵竹大曲醇”。随之酿酒作坊也兴盛起来,而以朱、白、赵三家规模大,且都集中在水好的西门。
该二维码7天内(07-17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上一篇:绵竹大曲名字的由来
下一篇:白酒中的名酒主要分为三大类

相关白酒百科
- 白酒中的名酒主要分为三大类
- 白酒的度数是怎么确定的?
- ?酿酒原料有哪些?都有哪些特点适合酿酒?
- 老酒和新酒,喝法可大不相同
- 高粱固态发酵不加稻壳会不会影响酒质?
- 白酒是如何发酵的?
- 快速鉴别白酒优劣的十个小方法!
- ?同一个窖池的酒为什么质量不一样?
- 为什么酒窖年头越老,产的酒越好?
- 香型是由什么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