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中国的葡萄酒交易投资量稳固上升
2014-06-30 (来源: 糖酒网)
行业观察家魏东曾认为,作为新兴的低风险高收益投资模式,中国的葡萄酒交易投资量在近两年不断稳固上升。未来10年,中国富裕阶层对红酒的消费与投资需求非常旺盛,葡萄酒投资将迎来发展的黄金十年。酒庄已成为中国资本青睐的又一个投资标的。特别是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中国富裕人士对风险的认知将更为深入,在风险偏好上也将表现得更加成熟和稳健。
一位懂酒人士这样阐述葡萄酒的“当代史”:在当年的葡萄酒爱好者中,中国人,他们大部分是律师和医生,长期在英国接受教育令他们养成了品葡萄酒的习惯。那时,葡萄酒价格高昂,但对于白领和专业人士,拥有一个简单的储酒地窖并非难以负担。
“当年的高端葡萄酒的价钱比起现在要便宜得多,而葡萄酒爱好者给人的感觉就是精英、外籍人士或是富家子弟。”上述懂酒人士说,“即使是现在,超市内许多葡萄酒售价低于100元,但其在许多人的心中仍是一种饮品。这也很容易理解:在中国的餐桌上,葡萄酒的价钱远超过啤酒和许多其他饮料,它并不像许多葡萄酒产区的饮食文化那样被视为一顿饭的重要组成部分。(葡萄酒招商)”
“即使它的价格已经平民化,但在我心中,葡萄酒仍是‘品’,除非逢年过节,我不会拿出我的精品葡萄酒。”在江苏、江西和长春有投资建厂的徐先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我和其他人交流下来,现在,葡萄酒除了品,又多了一个新身份:投资品。”“前几年,就有不少人大量买酒,或用来投资,赚取差价,或进行收藏。”徐先生说。
2013年11月,一位中国女商人曾以47.63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1978年出产的罗曼尼-康帝红酒(1978 Romane-Conti Grand Cru),换算过来,即3.97万美元一瓶或4900美元一杯。这已然位于酒类“品”之列。
纵使是“投资品”,站在全球角度,也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作为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早就将投资的“触角”伸向了葡萄酒产业。周润发说的“82年拉菲”,就是世界五大酒庄之一的拉菲·罗斯柴尔德酒庄的经典作品。
上一篇:葡萄酒消费类型分析
下一篇:波尔多的餐酒,中国却很难寻到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两项葡萄酒团标征求意见
- 宁夏出台六项葡萄酒产业配套文件;新西兰知名有机酒庄挂牌出售
- 2026年度哈理德葡萄酒大奖结果正式揭晓
- 上半年主要精品葡萄酒产区价格普遍下跌
- 葡萄牙拟批准抗病Defensor葡萄酿造白葡萄酒
- 广东蓝带集团旗下葡萄酒厂宣告破产
- 宁夏国资委调研葡萄酒产投集团;欧盟批准三个葡萄新品种
- 从头部品牌到小标签酒,新西兰白葡萄酒“卷”成一片
- 香港:进口葡萄酒再下滑,国产酒逆势跻身前十
- 8月8日生效!美国对欧盟葡萄酒和烈酒加征关税或致20亿美元销售额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