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科普」“口嚼酒”就是把大米嚼碎再吐出来发酵 这种酿酒法不止日本有
2023-11-14 (来源: 糖酒网)
2016年年底相信很多人都被《你的名字》这部二次元的日本动漫刷屏了,不知道大家在为剧情感动、为那唯美的画面惊叹的同时,是不是也对三叶的“口嚼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呢?
让我们来看一看口嚼酒是怎么回事吧。所谓“口嚼酒”,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在口里咀嚼而造出来的酒,造酒原料是米饭,其法是先把米嚼过,然后放置木柜内,令其发酵,经过几天,便成带甜酸味的“醴”酒了。通常要求嚼米者必须是女性,而且要求嚼米者要重复不断地将嚼过的米吐入相应的容器……你没看错,真的是把嚼过的东西吐出来!!!
我想现在应该很多人都难以理解和接受口嚼酒吧,但是据说这种酒在日本还真的有卖的,而且还有点小贵……
其实这种古老的酿酒方法真的不是空穴来风,而且中国还是原产地之一。据中国民族学家凌纯声考证,在酒曲出现之前,咀嚼是原始的发酵酿酒法。在我国古代的许多文献中也有关于口嚼酒的记载,如明代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荟》中有“于美人口中含而造之,一夕成酒”、“嚼米为酒,亦能醉人”这样的记载。清朝学者黄叔璥在其所撰写的《台海使槎录》中记:“未嫁番女口嚼糯米后,藏三日,略有酸味为曲,舂碎米和曲置瓮中,数日发气,取出搅水而饮,亦名姑待酒。”此外清代林谦光的《台湾记略》中对口嚼酒的做法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人好饮,取米口中嚼烂,藏于竹筒,不数日而酒熟,客至出以相敬,必先尝后进。”由此可见,口嚼酒在我国古代的台湾地区还是十分盛行的,是待客的佳酿。
而同样作为口嚼酒原产地之一的日本,口嚼酒在当地可是神社里祭祀神明的供奉用酒,这一点在电影里也有体现。
除了中国和日本,在南美洲也有这种酿酒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酿造出来的酒被称为chicha(吉开酒),但是他们用的原料不是米饭而是玉米。酿酒的女性将煮熟的玉米嚼碎,后发酵的产物就是吉开酒,也就是所谓的玉米啤酒。与日本不同的是,南美洲的嚼酒女通常并不是可爱的萝莉,而是老奶奶。
虽然口嚼酒的制作方法有些“奇葩”,但许多人在看完电还是纷纷表示想尝一尝三叶的“口嚼酒”,不得不说,真是太“重口味”了。(来源:今日头条)
该二维码7天内(09-13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黄酒百科
- 为什么优质糯米能酿出上好的绍兴黄酒?
- 黄酒原酒与瓶装酒的区别?
- 黄酒的夏日神仙饮法
- 黄酒收藏必看!这种传统佳酿为何成收藏界新宠?
- 黄酒保质期与开瓶存放时长,看完这篇就懂了
- 酒知识 | 黄酒原酒与瓶装酒的区别?
- 黄酒的多样喝法
- 黄酒酒标,我们应该知道些什么?
- 传统黄酒酿造过程
- 六大黄酒产区:别样的黄酒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