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黄酒为何走不出长山角?
从绍兴酒坊的历史看,黄酒更早时就已走出了江南。早在明清时期,绍兴很多酒坊就已经开始在外地设立酒行和酒庄,以销售黄酒为主,兼提供饭菜,类似今天的酒店。1949前,仅武汉一地,就有40多家黄酒酒行,在陕西榆林,还有东北的一些城市也都设有酒行,绍兴黄酒在这些地方都很有名。《绍兴文史资料》中关于“绍兴阮社章东明酒坊”记录:五口通商时(1842年),阮社章东明酒坊每年酿酒达六七千缸,每缸五六百斤。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该酒坊先在上海开设二家酒行(南号、北号),后在天津设立“全城明记酒庄”,作为运销本坊产品的机构。“全城明记”开设后,北京同仁堂专门向章东明酒坊订购制药用酒,章东明酒坊特为其生产名叫“石八六桶”的上品酒,双方合作直至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而无形废止。
大约在1934年前后,是绍兴黄酒的鼎盛时期。资料记载,当时,绍兴城乡约有酒坊2246户。其中,东浦576户,阮社435户,柯桥414户,绍兴城区359户,皋埠282户,东关85户,钱清和安昌共95户。据记载,当时年产300缸以上酒坊就有68户。阮社的章东明酒坊、高长兴酒坊、茅万茂酒坊、茅大升酒坊等都远近闻名,其中茅大升酒坊年产量达到2570缸……绍兴黄酒的几大品牌,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等的前身都是从酒坊演变而来的。
为什么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黄酒,进入国宴和上层宴会的黄酒,市场份额会大幅缩水?据黄酒文化研究者杨一的研究,一方面是因为黄酒的原料是大米,而非杂粮,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粮食紧缺的阶段,黄酒酿造被严格控制,除了绍兴这一传统产区外,其他大部分产区的酒厂被关闭,黄酒产量大幅减少,而没有限制的白酒产量增长。改革开放后,洋酒进入中国,新奇与崇洋的心理,让一些人开始选择红酒、啤酒,而以养生为特色的黄酒,被许多人遗忘了。
该二维码7天内(09-13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黄酒百科
- 为什么优质糯米能酿出上好的绍兴黄酒?
- 黄酒原酒与瓶装酒的区别?
- 黄酒的夏日神仙饮法
- 黄酒收藏必看!这种传统佳酿为何成收藏界新宠?
- 黄酒保质期与开瓶存放时长,看完这篇就懂了
- 酒知识 | 黄酒原酒与瓶装酒的区别?
- 黄酒的多样喝法
- 黄酒酒标,我们应该知道些什么?
- 传统黄酒酿造过程
- 六大黄酒产区:别样的黄酒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