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时评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一日三餐是“天大的事”,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生活,关系到健康中国的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多部门强化协同,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6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京召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主题第8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工作进展与成效。10年来,我国全面打造最严谨标准体系,让吃得放心有章可依;着力强化风险监测评估能力,及时预警维护健康;主动践行大食物观,助力从“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提升。
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提升,需要推动标准体系向纵深拓展。目前,我国已建立多部门多领域合作的标准审查机制,打破了以往“九龙治水、各管一段”的局面。从规划、立项、评审到批准发布各个环节,一项标准制定的背后,是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由医学、农业、食品等领域专家及行业组织共同参与,体现着标准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未来,依然要坚持“开门研制标准”,秉持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理念,让更多科研机构、高校院所、行业组织组成标准研制的协作组,共同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研制,在标准立项、研制、审查各环节广泛听取社会各方意见,构建共建共享、公开透明的标准研制制度。此外,需要持续开展动态的标准实施评价与修订,建立完善标准跟踪评价和动态评估机制,对标准执行中的问题通过标准解释或修订及时调整,形成标准管理闭环和服务风险管理的高效措施。
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提升,需要强化风险监测预警评估能力。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全国31家省级监测分中心、20家专项监测参比实验室等共同支撑起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网络,全国承担食源性疾病监测医疗机构有7万余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越织越密。需要看到,县级机构目前监测预警尚不灵敏,检验能力有待提高。下一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要向县级延伸,不断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和数据库,基本掌握我国主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趋势、危险因素分布和疾病负担,为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绘制出重点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风险地图”,为及早干预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来源: 健康报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食品新品丨乐事春收马铃薯薯片;旺旺 糯米脆脆系列
- 投资11亿元 中农新业酷咖食品产业园签约
- 食品新品 | 食族人推出业内首款咖喱米线速食新品「Gā」;和路雪发布首款扬州城市文创雪糕
- 食品新品丨蒙牛推出奶酪零食;DQ联名粉红兔子推出限定联名产品
- 中粮我买网携旗下“中粮悠采”、“中粮山萃”亮相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康师傅2024年收入806亿,同比增长0.3%!
- 一周新品 | 百事生可乐柠檬口味新上市;淘吉小果汁推出两款全新口味
- 食品快讯丨三只松鼠宣布全面进军饮料赛道;怡宝推出蜜水青提
- 三只松鼠拟投资孵化咖啡品牌
- 2025年度全球100大糖果公司排行榜,亿滋国际、玛氏箭牌、费列罗集团列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