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从“酉”字的演化看中国酒文化
2023-11-14 (来源: 糖酒网)
中国酒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上古时期。《史记》中便有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诗经》中“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都以人类不同的社会活动表明中国酒的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中国很早就有酒。
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酒”字,有文字学家说它是这个样子的:
这其实不是酒,是酉。酉是盛酒的器具,因此也可以用来指代酒。
而且,跟酒有关系的字,也都以“酉”为部首,比如:酿酒的酿、醉酒的醉、酌酒的酌和酗酒的酗:
此外还有酝酿、酩酊、酬酢。酬酢就是酒宴上相互敬酒,主人敬客人叫酬,客人回敬主人叫酢。还有配,是用不同的酒调出的颜色,以后才引申为配偶、配合、匹配、分配、调配。哈,原本媒婆就是调酒师。
当然,酉为部首的字也不都是酒。比如醍醐灌顶的醍醐,就是从酥酪中提取的奶油。酥和酪都是奶制品。即便马奶子,也不是果酒或粮食酒。
醋也不是,但与酒有关。实际上,醋的种意思是酢,也就是客人回敬主人。第二种意思才是调味品,也叫酸。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人说因为醋起源于酒糟,也有人说酒酿不好就会变成醋。古时的作坊,往往酿酒也酿醋。宋代,酒和醋都实行专卖制度,由国家垄断资源。民营企业要酿酒酿醋、卖酒卖醋,得向官方申请特许经营,还必须购买使用国企生产的酒曲,政府趁机大发横财。
国营酒厂直属和使用官曲酿酒的酒店,在宋代就叫正店。正店的酒成本高,价钱也高,必须促销。手段则有两个,一是在门口挂出“正店”的招牌,表示本店可靠,不卖假酒和劣质酒;二是在招牌旁边悬挂红栀子花灯,表示有陪酒女郎甚至色情服务。元代甚至在官酿新酒上市时组织歌女游行,类似于今天的车模。
在《清明上河图》中,挂红栀子花灯的正店是这个样子的:
不过,正店的利润还是很高,因为与官方关系密切。难怪宋代民谚云: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赶着行在卖酒醋。
行在,就是皇帝所在地。
天子脚下好卖酒,这个你懂的。
事实上,从商代起,用酒量大的就是王室。所以,商代不但有酉,也有酒,而且字形就是这样:
如今,白酒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品,正因生活有点小酒才精彩,所以拥有一副好的酒具,让饮酒更为妙趣。我们借鉴传统之酒礼、酒规,将清醒到极醉,细分成十六种饮酒状态,以此为题制成精美酒器“啜饮十六诀”,将千年中华酒文化融入当中,是一款贴近中国酒文化的酒具。从品酒中领略酒文化,可谓独品有道,对品有趣,众饮行令,美也。
国人酿酒已有6000年之久,形成了独特而具备丰富内涵的中国酒文化,十六诀从中总结出饮酒的秘密,且让我娓娓道来。
酉有两意,
酒器、酉时(下午5~7点吃饭时间),
左为水,右为酉,酒也;
右良为酿,制酒也;
右旨为酯,酒香也;
十六诀,饮酒状态也,分别为:
十六诀的杯子容量为15ml,合起来近半斤酒,而分酒器刻度清晰,能容纳300ml酒,不多不少,团聚助兴,行令饮酒由此展开。
除酒具之外,十六诀套装还配有竹木托盘和风琴摺。
托盘优选华南竹木,匠心制作,古朴自然。选择竹木托盘,皆因与十六诀契合。古语云,君子如竹,心中有节,取之有道,饮酒亦然,行令饮酒,杯中有度。
风琴摺封面选用深邃的黑色,以金色的字体点缀,低调不失大气。字体采用烫金工艺,富有立体感,赏心悦目。风琴摺展开似军令,一字一意藏于摺中,行酒之意了然于心。
“啜饮十六诀”的字体由书画家何栢俊(“彩书”创始人)亲手设计,通过烫金工艺印在礼盒上,再增添立体感的字体,艺术气息油然而生。
一直以内,我们倡导健康饮酒的生活方式,十六诀虽为行酒令利器,但其细分的十六个饮酒状态,无不时刻提醒我们,一杯一盏,饮之有道,饮之有度,让饮酒成为有道可循之事,让你行酒令之时把握饮酒之“度”。(来源:今日头条 酒本)
该二维码7天内(07-15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白酒百科
- 白酒的度数是怎么确定的?
- ?酿酒原料有哪些?都有哪些特点适合酿酒?
- 老酒和新酒,喝法可大不相同
- 高粱固态发酵不加稻壳会不会影响酒质?
- 白酒是如何发酵的?
- 快速鉴别白酒优劣的十个小方法!
- ?同一个窖池的酒为什么质量不一样?
- 为什么酒窖年头越老,产的酒越好?
- 香型是由什么决定的?
- 白酒酿造为什么一定要用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