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为什么说“高山云雾出好茶”?
2023-11-10 (来源: 糖酒网)
高山云雾出好茶,听起来就跟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农谚,如“瑞雪兆丰年”等等,看似一句定律,被运用了几千年,不变。
或许听惯这句老话的人,都已经懒得去思索到底为何高山云雾出好茶了,会自然而然地说,高山嘛,云雾多嘛,生态环境、气候条件都好嘛,自然就是好茶啦。
那究其根底,到底高山云雾出好茶出自何处?为何好茶非要高山云雾作伴?
1 茶树本身
首先,我们要从茶树本身的习性讲起。据考证,茶树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亚热带雨林之中,它和热带森林植物共生,被高大树木所荫蔽,在漫射光多的条件下生长发育,形成了喜温、喜湿、耐荫的生活习性。
海拔升高,气压降低,空气稀薄,茶树的蒸腾作用相应加快。芽叶本身不得不分泌出一种抵抗素来水分的过渡蒸腾,这种抵抗素就是茶叶的宝贵成分——芳香油。所以高山茶香气相对较高,冲泡后杯底留香,持续时间较长。
2 光照
高山上温度相对较低,由于云雾遮蔽,光照时间相对较短,有利于氮代谢,从而使带鲜爽甘甜味的氨基酸与形成香气馥郁、强烈、持久的芳香类物质含量则较高。
说到光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说到“赤橙黄绿青蓝紫”,高山上云雾弥漫,长波光受云雾阻挡在云层被返航,以蓝紫光为主的短波光穿透力强。太阳光质与茶叶品质的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波长的光照射茶树,茶树会形成不同的内含物质。红光利于茶多酚形成,而蓝紫光则促进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在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长波光受云雾阻挡在云层被反射,以蓝紫光为主的短波光穿透力强,这也是高山氨基酸、叶绿素和含氮芳香物质多,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涩味主要原因。
3 气温低
昼夜温差较大
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茶树氮磷物质的代谢,加快茶树自身营养物的体内循环,促进茶树生长。高山地区白天气温高,日照充足,茶树的光合能力强,合成物质多;夜晚气温较低,茶叶背面呼吸气孔关闭,茶树的呼吸作用随之放缓。由于呼吸消耗减少,茶树的营养物质得以更多的积累和贮存,而使得高山茶内含物质更加丰富。
4 云雾湿气大
水分充足情况下,更利于氮代谢进行,能够合成更多的氨基酸类物质。
水分较多时,纤维素不易形成,使茶叶原料鲜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嫩而不粗老,能够提高茶叶的新梢持嫩性,有利于茶树新梢维持幼嫩的状态。
5 高山土壤因素
唐代陆羽《茶经》也谈到:“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高山茶园土壤与平地茶园相比,石砾相对较多,结构较疏松,通透性较好,所以土壤容重较低,总孔隙度较大,益于根系扩张,吸收根的比例增大。
土壤中丰富的有机质还能促进土壤与大气中的空气交换,给茶树根系的呼吸提供充足的氧气,从而有利于茶树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茶叶的品质。
高山茶园土壤的物理结构好,根系固氮有益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多,活跃程度高,茶叶品质好。
6 高山植被
挡风
茂盛的森林能降低高山上的风速,避免茶叶的机械损伤,及其伤后病原菌从伤口浸入导致的病害。
挡光
茶园繁茂的植被,既有利于调节空气湿度,增加地面覆盖度,改善茶园温湿条件和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熟化程度,促进微生物的滋生,又能改善茶树生长的光照条件,益于茶树生长。
茶园周围繁茂的植被,可降低土壤和茶树的蒸发量,增加茶园小气候的空气湿
度。
清代冒襄在《芥茶汇抄》中记载:“茶产平地,受地气多,固其质浊,芥茗产于高山,泽是风露清虚之气,固为可尚”。
人们常以“雾淡千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来形象说明高山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该二维码7天内(09-05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上一篇:如何能冲泡出一杯好喝的英德红茶呢?
下一篇:关于茶叶成分

相关茶叶百科
- 关于茶叶成分
- 袋泡茶的发展方向
- 2024年夏日茶饮突围创意:创新口味与营销策略
- 茶叶的保质期
- 中国四大茶区
- 茶百科|茶叶香气从哪来?
- 泡一杯茶,你要放多少茶叶?
- 为什么在六大茶类中,白茶最“甜”?
- 湘舜茶:用茶叶水洗漱有什么好处
- 什么茶要马上喝?什么茶放放更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