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喝茶其实不“刮油”!这篇把喝茶误区一次性说清了
                    
                        2023-11-14 (来源: 糖酒网)
                
                        中国人爱喝茶,这从“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古语中就可见一斑。茶馆、茶叶店、随手拿着的茶杯……无不彰显着这种天然营养饮料在老百姓中的受欢迎程度。
    但爱喝茶不等于会喝茶,《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权威专家总结出生活中常见的六大喝茶误区,不妨一一对照,真正地喝好茶、喝对茶。
    喝茶真的能刮油?
    喝茶者很容易感受到茶对胃肠的作用:饿得更快。
    这是因为茶叶含有、茶碱和可可碱等复杂成分,能显著刺激胃酸分泌,促进胃动力。胃酸分泌增加(和胃肠蠕动加快)有助食物消化,使人产生消脂解腻或饿得更快的感觉。
    不要以为“消脂解腻”或“饿”是,喝茶改变的只是消化的过程和感受,而不是消化的结果。
    一日三餐吃下的能量,不论是糖类、蛋白质还是脂肪,都不会因为喝茶而跑掉。
    喝茶没有改变食物摄入,也没有改变粪便组成,它改变的只是从食物到粪便的消化过程。
    普洱茶和红茶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比绿茶更强,因此喝普洱茶更容易饿。但并不足以实现的目的。
    喝茶的6大误区
    >>>>误区一:不分体质喝茶
    茶叶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发酵茶。各类茶叶都有不同的适宜人群。
    “ 不分体质喝茶,有可能带来一些不适表现:
    绿茶富含茶多酚和,对胃有一定的刺激性,肠胃较弱的人应少喝绿茶,特别不要空腹喝,否则可能出现“醉茶”现象。这类人可选择暖胃的红茶,或在茶汤中加入牛奶、红糖。
花茶适宜女性饮用,特别是处于经期前后或更年期的女性,饮用花茶可减轻烦躁。
铁观音、武夷岩茶等乌龙茶有较好的降血脂、助消化功效,还可在熬夜时饮用,能提神、解乏。”
    >>>>误区二:四季喝同一种茶
    如果想以茶养生,那就不应全年只喝一种茶,而要根据季节选择茶叶。
    春季:适宜喝花茶(如茉莉花茶),花茶甘凉,有芳香辛散之气,不仅有利于散发体内的寒气,而且可以促进阳气升发,令人神清气爽。
    夏季:适宜饮绿茶。因为绿茶性寒,能去火,有生津止渴,消食化痰等作用。
    秋季:较适宜喝乌龙茶,因其茶性适中,不寒不热,有助于体内的余热,还有润肤、润喉、生津、体内积热等解秋燥的作用。
    冬季:宜喝性温的红茶,茶性甘温,可养阳气,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能增强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
    >>>>误区三:一把茶叶泡一天
    很多人早上到单位后,抓一把茶叶放进一个大茶杯里,一喝就是一天。
    一方面,茶叶冲的次数多了就品尝不到香味了;
    另一方面,长时间浸泡在温度较高的水中,会使得茶叶中的维生素、茶多酚、黄酮等营养    成分氧化降解,保健功效大大降低。
    建议:用小茶壶或带滤网的茶杯冲泡茶叶,做到水茶分离。茶叶一般冲4~5次或没有味道时换掉。
    >>>>误区四:陈茶不洗
    黑茶或乌龙茶往往以陈茶居多,尤其是普洱茶饼,越是陈年香气越浓。
    这类茶通常要先用沸水快速(10~20秒)洗一下,再把头泡茶水倒掉,既能起到洗茶作用,去除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又能给茶加温,利于茶香挥发。
    有些人舍不得倒掉泡,味道却并不好,这种做法得不偿失。
    >>>>误区五:茶垢不清
    茶垢是茶叶中的茶多酚与茶锈中的金属元素发生氧化所形成的,是一种金属螯合物。
    尽管还没有相关研究证实茶垢对健康有确切危害,但从卫生角度讲还是建议及时洗去茶垢,用牙膏或盐水可以轻松洗掉茶垢。
    >>>>误区六:茶要用沸水冲泡,趁热喝
    并非每种茶叶都要用沸水冲泡:
    黑茶、红茶、乌龙茶好用刚煮沸的水,茶香会更浓郁。
冲泡绿茶适宜用80℃~85℃的水,时间为2~3分钟,好现泡现饮。绿茶比较细嫩,如果用沸水泡,其中的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茶汤不但会变黄,芳香物质也会散失。
提醒:不建议趁热喝茶,容易灼伤胃黏膜以及口腔,茶泡好后稍微放一会再喝。
    健康喝茶小贴士
    除了以上误区我们喝茶时需要避开,陈院士对于喝茶也有自己的一些健康观点。
    1、别喝太浓的茶
    不建议喝浓茶,尤其是睡觉前。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会影响矿物质吸收,对神经刺激也大。
    建议150毫升的水放3克茶叶。
    2、不喝隔夜茶
    没有研究显示隔夜茶致癌,但是茶放了一夜,难免有微生物污染,卫生不能保证,所以不建议喝隔夜茶。
    3、请密封、低温存茶
    陈院士会把茶装满罐子,盖好再用密封袋密封,放到专门储存茶叶的小冰箱。
    密封、低温可避免茶多酚被氧化,并避免串味。
    这样保存半年到一年,茶味都不会减。(来源:今日头条 生命时报)
                    
                
                        
                            该二维码7天内(11-11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上一篇:手把手教你鉴别劣质茶 
            下一篇:关于茶叶成分 
                
相关茶叶百科
- 关于茶叶成分
 - 袋泡茶的发展方向
 - 2024年夏日茶饮突围创意:创新口味与营销策略
 - 茶叶的保质期
 - 中国四大茶区
 - 茶百科|茶叶香气从哪来?
 - 泡一杯茶,你要放多少茶叶?
 - 为什么在六大茶类中,白茶最“甜”?
 - 湘舜茶:用茶叶水洗漱有什么好处
 - 什么茶要马上喝?什么茶放放更好喝?
 








		加专业顾问微信,帮您解决酒产品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