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日月潭红茶的历史发展
2023-11-15 (来源: 糖酒网)
台湾日月潭红茶,属全发酵茶,由大叶种制成的红茶。产自于台湾,是亚洲地区的红茶精品之一。水色艳红清澈,香气醇和甘润,滋味浓厚。在制茶过程中,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成。工厂所制成的红茶可分为条型红茶、切菁红茶及粹型红茶三大类。台湾利用岛屿中天然山丘种植茶叶,选用优质嫩茶叶经过加工精制而成,茶叶枝叶结实、茶汤红润,品饮甘甜回味、口感醇厚,是台当地历史悠久的红茶特产。 台湾于日据时代开始生产红茶,一开始试种在桃园地区,但成效不好。 1920年代引进印度阿萨姆红茶,分别在埔里、水里、鱼池等地区试种,结果发现日月潭地区气候环境非常适合阿萨姆种生长。试种的成效非常,所制成的红茶在各地茶会皆得到相当高的评价,埔里、水里、鱼池等地区种植红茶的风气从此逐渐发展开来。 1925年,自印度阿萨姆省引进大叶种阿萨姆(assam)茶来台种植,用阿萨姆大叶种制成的红茶,水色艳红清澈,香气醇和甘润,滋味浓厚,便从南投地区所产红茶可媲美大叶种,阿萨姆原产地印度及斯里兰卡的红茶,制成的日月潭红茶颇具地方风情和红茶特色。 1940年代末,是台湾红茶兴盛的时期,当时全台红茶外销出口量曾高达七千馀公吨,红茶当时是南投鱼池、埔里地区兴盛的产业,但后来又逐渐没落。民国六十六年南投县政府正式将埔里、水里、鱼池等地区的红茶整合以“日月潭红茶”命名对外行销。由于近年来世界性红茶生产过剩,加上国人饮茶风气改变,日月潭红茶种植已逐渐减少,但日月潭红茶在茶市场仍有相当多的爱好者,仍是台湾相当知名的茶品。 1966年,种植达1815公顷。 1978年,由当时的南投县县长刘裕猷先生命名为“日月潭红茶”。
该二维码7天内(09-05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茶叶百科
- 关于茶叶成分
- 袋泡茶的发展方向
- 2024年夏日茶饮突围创意:创新口味与营销策略
- 茶叶的保质期
- 中国四大茶区
- 茶百科|茶叶香气从哪来?
- 泡一杯茶,你要放多少茶叶?
- 为什么在六大茶类中,白茶最“甜”?
- 湘舜茶:用茶叶水洗漱有什么好处
- 什么茶要马上喝?什么茶放放更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