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唐陆羽《茶经》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纵观几千年的饮茶史,总体发展过程是由混饮走向清饮、由实用走向实用与艺术并行。中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自古至今,茶饮的存在可谓丰富多彩,其核心包括两方面,即茶的饮食方法和冲泡方法。
茶的饮食方法大致有三类。
食用法。较早的以茶当菜,如战国时期晏婴的“茗菜”,在如今云南等少数民族如哈尼族、基诺族等的“凉拌茶”“盐腌茶”,浙江的“青豆茶”等吃法中,仍可见其遗俗。另外,与谷物类粮食一起煮或冲,称之为羹煮法的,如魏晋、唐代的“茶粥”及元代的“玉磨茶”等。这种“半流质”的形态,以“饮而食”为主流的方式存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当代,以健康理念为先导,茶的食用形式的内容又有不少新的开拓,如“抹茶蛋糕”“茶香月饼”“茶叶口香糖”“茶酒”等。
混饮法。即加入茶以外的植物一起饮用的方式。如三国“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张揖《广雅》),唐代尚存的陆羽所谓“痷茶”及加有其他调味料的混饮。当代,如桂花龙井、玫瑰红茶、陈皮普洱等,均属此类。混饮法往往带有“药用”的痕迹。
清饮法。即不加其他物质,单纯品饮茶汤。这是自唐代以来直到当代主流的一种方式。虽然清饮只用茶叶,但其具体品饮方式却是非常丰富多彩,如唐代的煮茶法,宋元的点茶法,明清到当代的泡茶法。三者又衍生出各自的风格与品味方式,富有生动的娱乐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该二维码7天内(09-04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茶叶百科
- 关于茶叶成分
- 袋泡茶的发展方向
- 2024年夏日茶饮突围创意:创新口味与营销策略
- 茶叶的保质期
- 中国四大茶区
- 茶百科|茶叶香气从哪来?
- 泡一杯茶,你要放多少茶叶?
- 为什么在六大茶类中,白茶最“甜”?
- 湘舜茶:用茶叶水洗漱有什么好处
- 什么茶要马上喝?什么茶放放更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