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乌龙茶(青茶)基本品质特征
2023-07-19 (来源: 糖酒网)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类茶,是介于不发酵(绿茶)或全发酵(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因其外形色泽青褐,因此也称青茶。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典型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这是由于乌龙茶制造过程中的摇青做青工序,使叶缘碰撞破损红变所致。
乌龙茶成品外形紧结重实,干茶色泽青褐,香气馥郁,有天然花香味;汤色金黄或橙黄,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回甘。乌龙茶具有特殊的韵味,如武夷岩茶具有“岩韵”、铁观音具有“观音韵”、台湾冻顶乌龙具有“风韵”等品质风格。
乌龙茶产于福建、广东和台湾3省。在福建崇安县武夷山称闽北乌龙,多数是一种条形乌龙茶;产于福建安溪一带的,称闽南乌龙,多数呈半球形;产于广东潮州一带的,称潮州乌龙,呈条形,又称单枞乌龙等。台湾生产的乌龙茶,有半球形的,如冻顶乌龙;也有呈条形的,如文山包种茶。
乌龙茶加工的基本工艺如下。
鲜叶→晒青→做青(摇青晾青) →杀青→揉捻→烘焙→毛荼
做青是乌龙茶的加工关键的工艺(过去的做青过程是在水筛上进行,用手转动筛子和两手搓叶,使叶缘相互摩擦,叶细胞破碎而红变;现在改用摇青机,转动摇青机使叶缘摩擦损伤)。乌龙茶的品质特征主要是在晒青、摇青的过程中形成的。
乌龙茶因产地不同,加工工艺可分为3种类型。
闽北与广东乌龙茶加工工艺基本相似,重晒青(或室内加温萎凋)、重摇青,即发酵程度相对较重;没有包揉造型工艺。
传统的闽南乌龙茶加工工艺晒青(加温萎凋)、摇青较轻,即发酵程度比闽北乌龙茶轻;有包揉造型工艺,即杀青→揉捻(热揉)→包揉→复包揉,包揉反复进行数次。
台湾和闽南仿台式(轻发酵)乌龙茶轻晒青(加温萎凋)、轻摇青,即发酵程度轻,基本上保持绿叶绿汤的品质特征;有包揉造型工艺,即杀青→揉捻(冷揉)→包揉→复包揉,包揉反复进行多次。主要是在日晒、做青过程形成,通过晒青发生生化转化的结果。
该二维码7天内(09-09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茶叶百科
- 关于茶叶成分
- 袋泡茶的发展方向
- 2024年夏日茶饮突围创意:创新口味与营销策略
- 茶叶的保质期
- 中国四大茶区
- 茶百科|茶叶香气从哪来?
- 泡一杯茶,你要放多少茶叶?
- 为什么在六大茶类中,白茶最“甜”?
- 湘舜茶:用茶叶水洗漱有什么好处
- 什么茶要马上喝?什么茶放放更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