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浪漫的意大利“酿酒哲学”
2023-11-13 (来源: 糖酒网)
法国在 10 年前(1997年)取代意大利,成为世界大的酿酒国。但是同属浪漫的拉丁民族,法国和意大利在对葡萄酒的态度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
比起意大利人来,法国人显得更现实、傲慢及虚荣。
也因为要维持这种浮华及骄傲的民族性,法国人不会甘于过着乐天知命、潇洒随便的日子。所以强调品牌、创造品牌的心态,笼罩在法国各个行业,也当然贯彻在葡萄酒业之中。
法国葡萄酒酒农及酒商都晓得一瓶酒的获利,可以高过几箱甚至几十箱普通酒的利润。所以法国酒在两三百年的精益求精发展下,成为昂贵酒的主要来源。
反之,国家从北到南,几乎没有一个地区不产葡萄酒、没有一个橄榄树园或果园中不爬满葡萄枝蔓的意大利,却把葡萄酒视同日常用酒。
由于种葡萄与酿酒的岁月太长了,每个地区的葡萄品种及酿酒的方法都有差别,形成今日意大利葡萄酒品种、口味、谱系……百花齐放的现象,以廉价酒造就了这个葡萄酒的大王国。
以受到皇帝所青睐的“在此”酒而言,这种由当地两种土生葡萄堂比内洛(trebbiano)及玛尔维萨(malvasia)所酿造出来的葡萄酒,便是属于口感清爽、低酒精度的佐餐酒。
记得我以前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读书时,偶尔去意大利餐馆打牙祭,常点的红酒,当然是托斯卡纳的奇安蒂(chianti),白酒则是罗马市民几乎家家户户每餐必备的费拉斯卡地(frascati),以及这款“在此”酒。当年对此款酒,只留下了标准的“云淡风清”的印象。
回到“在此”酒的滋味。既然此酒只是清新、甘洌为特色,为何能吸引到皇帝及其侍臣的赞誉?
大概是当时可能是盛夏之时。皇帝与侍臣经过翻越阿尔卑斯山,渡过意大利北部的群山河谷,来到了孟特费阿司可时,难免舟车劳顿,人人口干舌燥。此时,来上一杯冰凉的清爽白酒,岂不会令人心旷神怡?
“在此”酒获得盛名,也是巧遇机缘也。不过,人生的兴隆,不也往往系于机缘乎?我们应该庆幸,透过“在此”酒轶事的流传,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款人人喝得起的美酒,我们真要感谢那些历代传颂这则轶事的老前辈们。
该二维码7天内(08-30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红酒百科
- 【全球酒庄】南蒂罗尔葡萄酒旅游:夏日畅游酒庄、自然与运动之间的完美融合
- 酿造工艺:罐式发酵法(Tank Method/Charmat)
- 法国国宴认证!双鸡Roulot双重基因,这家勃艮第却因亲民而崛起?
- 葡萄酒产区知识:法国圣爱美隆卫星产区(St-Emilion Satellite Appellation)
- 夏天如何存储葡萄酒?
- 加州五个宝藏小众葡萄酒产区
- 2012年巴罗洛老牌大名家旗舰干红
- 葡萄酒品种知识:歌海娜(Grenache/Garnacha)
- 掌握这些实用礼仪,下次喝酒秒变行家
- 喝葡萄酒这么健康与多吃点葡萄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