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由于酿造材料、酿造工艺和储存条件的限制,选择出生年份葡萄酒要比埋一个花雕复杂得多,要考虑到老化潜力和葡萄酒的上佳饮用期。买葡萄酒不可追随潮流,要根据个人情况来选择。
由消费与传统观念形成了特色的我国消费文化
如今,不少消费者在选择葡萄酒时都对法国,对名庄酒趋之若骛,过分迷信。只要看到酒标上有Bordeaux、Lafite、Latour等字样或田园城堡的Logo,就会安 全感大增,买之而后快。其实,无论是买一瓶Lafite或是买一瓶那帕餐酒,皆只不过跟随个人口味喜好和消费用途来“见仁见智”的选择罢了。
多年来,“一分价钱一份货”的传统观念影响着我国消费者的判断和选择。一般来说,高价酒大多是高品质、品位和身份的象征,关键是您乐不乐意为其中的“附加值”(悠久丰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买单。其实,对于日常自用的大众消费者来说,性价比应该是比较理性、实际的考量和选择。其实,就连老外平时只喝一般餐酒,跟我们喝普通中低档白酒(如二锅头)一样,体现的是需要,而不是其他什么特定的行为和模式。
葡萄酒没有的好坏之分
随着我们越来越接触和了解眼中的葡萄酒世界,几乎都会认为:葡萄酒没有的好坏之分,而是其中的各具“特色”是否适合于自己。毕竟,葡萄酒属于非常多元化、个性化的一类酒饮品而已,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同一品牌,不同年份,不同人等都会在口感上有不同之处。何况,大可不必为某个牌子偏好而放弃享受其他醇香的权利和口福。这样看来,如果喜欢葡萄酒,便要学会喜新厌旧地去不断尝试与感受。或许您不是什么品酒专家或葡萄酒发烧友,只是因为被每瓶酒看不太懂的酒标所吸引,只是因为喜欢手握葡萄酒时那种优雅的氛围,但这并不表示您就会被拒于葡萄酒的门外。只要您喜欢,那么就可以开始自己的杯酒人生了,就可以带着自己的舌头“周游列国”了……
当然,如今我国市场已经不缺丰富多样的葡萄酒与喝酒的人,只是当葡萄酒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同时,我们对葡萄酒的知识和饮用习惯上仍会出现一定的缺失。无论是大家要求卖酒者教会喝酒比卖酒更重要的倡议,还是要求葡萄酒是否要走玩味与品鉴的境界和路线。总之,“全民总动员”,乐不知疲尽可能消费品尝到更多葡萄酒较重要。所以不仅国内专家,甚至连波尔多联合会也认同“喝什么,怎么喝,都没所谓,在还不懂葡萄酒的时候只要喝就是进步”的观点。有很多经销商也这么推广。当然了,不管您怎么喝,只要消费得越多,他们荷包自然就越温暖越开心。于是,曾经在葡萄酒主要消费地夜场里葡萄酒兑雪碧仍在流行,这不禁也曾让冯小刚导演感慨出句戏言:欧洲人研究了几百年,较难的事就是从红酒里把这糖份给提出去,结果咱们我国同胞都给兑回来了。当然,这个“插曲”行为进程也会在市场成熟过程中逐渐终结。
喝葡萄酒不能在葡萄酒中添加雪碧
当然,葡萄酒的消费习惯是建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的。如果一个法国人在葡萄酒里添加雪碧,会被认为是愚昧无知的行为,是对葡萄酒的亵渎;但当我国人暂时按自己口味去改变,这个算是创新也无可厚非。不过,终有一天会发现纯饮与“勾兑饮”、拿纸杯与水晶杯喝葡萄酒的差别。但是现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尽可以用自己不同的心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享受葡萄酒。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我国干杯酒文化似乎在葡萄酒上有所收敛。我们更多已习惯持酒用指头夹住杯柱或杯底,也更多场合开始使用波尔多杯、勃艮地杯、奇安第杯等去搭配不同类型的酒。
但较后需要提醒的是,切误将一些圈外流行的葡萄酒谬论错当金玉良言,或是死记硬背些教条理论还张冠李戴挂在嘴边炫耀。就如有些人轻易去冒充行家,喜欢拿起刚开瓶后的软木塞装模作样就闻。其实软木塞需要看而不是闻的(看软木塞是否干裂或发霉,如有说明此酒保存不当)。于是,美国戏言也来了,《葡萄酒观察家》专栏作家马特·克雷默说道:“摆在你眼前的你不可能从一个软木塞的气味得知一瓶葡萄酒的好坏,一如你不能从鞋垫的味道得知一双鞋子的好坏。"
来源:佳酿网
该二维码7天内(08-29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红酒百科
- 【全球酒庄】南蒂罗尔葡萄酒旅游:夏日畅游酒庄、自然与运动之间的完美融合
- 酿造工艺:罐式发酵法(Tank Method/Charmat)
- 法国国宴认证!双鸡Roulot双重基因,这家勃艮第却因亲民而崛起?
- 葡萄酒产区知识:法国圣爱美隆卫星产区(St-Emilion Satellite Appellation)
- 夏天如何存储葡萄酒?
- 加州五个宝藏小众葡萄酒产区
- 2012年巴罗洛老牌大名家旗舰干红
- 葡萄酒品种知识:歌海娜(Grenache/Garnacha)
- 掌握这些实用礼仪,下次喝酒秒变行家
- 喝葡萄酒这么健康与多吃点葡萄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