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把葡萄酒神化了是对是错?
2022-07-15 (来源: 糖酒网)
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这段时期,市场上也有葡萄酒出售,但基本都不是正宗的葡萄酒,而是鱼目混珠的掺了糖的半汁葡萄酒。这样的局面怎能延续不变呢?在中国,只要掀起一个热潮,那必定是大家一哄而上。有时候,媒体甚至是打头阵的。媒体为葡萄酒造势,功不可没,但是,若希望每篇文字和影视的报道都准确无误,那也不现实。在不少情况下,媒体对葡萄酒的报道不分优劣对错,简单片面。依愚见,大的问题就是把葡萄酒神化了,换言之,编织了有关葡萄酒的一些神话。神化也好,神话也罢,反正是以虚代实了。
在东亚,先是日本,接着是韩国,后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葡萄酒普及起来,其原始的推力是把它宣传为保健品,强调它对健康的益处甚多。此说当然不是谎言,但缺乏分析。
法国的大科学家巴斯德曾说:“一瓶葡萄酒所包含的哲学比所有的书籍都多。只要有节制的饮用,葡萄酒可以当之无愧地被认为是健康和卫生的饮料。”在这里,我们首先要看到,他是在讲他的感受,而不是下个科学定理。其次,很关键的一点,他告诫要“有节制的饮用”。媒体的报道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只谈保健功能,而把“节制”抛之九霄云外了!其实,巴斯德这话的本身,也是不准确的。对于儿童、对于身患肝病、肠胃虚弱、有酒精过敏体质的人,必须将葡萄酒拒之门外,连节制都不必思考。
宣传葡萄酒对于心血管保健的功能,没有比“法国悖论”(Frenchpara-dox)的描述更能动人心弦的了。悖论者,不合情理之谓也。法国人爱美食,肉、黄油、奶酪等肥腻食品消费量颇大,但经对比调查,法国在欧洲各国中,心血管的发病率反而是较低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呢?哦,原来他们大吃的时候,也大喝呀!喝什么?葡萄酒!于是,葡萄酒被视为预防心血管病的灵丹。这是真的吗?部分是真的。请看以下的连环画面吧:开始,说预防心血管疾病,红葡萄酒有作用,白葡萄酒没有。德国主要出白葡萄酒,也组织了调查,结果当然是白葡萄酒也有同样的保健功能,再后来,竟然是法国人,而不是德国人,出来宣布,啤酒的保健功能优于葡萄酒。再后来,某些科研人员干脆一竿子到底:对心血管有益的根本成分是酒精!有益的关键是 “适量”二字!
该二维码7天内(09-04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红酒百科
- 【全球酒庄】南蒂罗尔葡萄酒旅游:夏日畅游酒庄、自然与运动之间的完美融合
- 酿造工艺:罐式发酵法(Tank Method/Charmat)
- 法国国宴认证!双鸡Roulot双重基因,这家勃艮第却因亲民而崛起?
- 葡萄酒产区知识:法国圣爱美隆卫星产区(St-Emilion Satellite Appellation)
- 夏天如何存储葡萄酒?
- 加州五个宝藏小众葡萄酒产区
- 2012年巴罗洛老牌大名家旗舰干红
- 葡萄酒品种知识:歌海娜(Grenache/Garnacha)
- 掌握这些实用礼仪,下次喝酒秒变行家
- 喝葡萄酒这么健康与多吃点葡萄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