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清酒的芳香成分
2023-11-15 (来源: 糖酒网)
碳水化合物 酒中的碳水化合物来自原料米的淀粉,以糖类形式存在。此外用 血清反应证明,清酒混浊物中还存在含氮多糖和酵母外层多糖。 清酒中的糖类具有很多立体异构体,含有不同的对称碳原子,因此有旋光性。还原糖并不显示典型的醛性质,因为醛类已同分子内羟基形成半缩陛,使糖分子出现环状结构。成环时会形成α一型和β一型两种旋光异构体。还原糖在碱性溶液中能还原氧化金属离子;易异构化;可以形成腙和脎衍生物。 碳水化合物与清酒的甜味有关。低聚糖与清酒的浓厚感大有关系。一些还原糖参与美拉德反应,使清酒具有独特的浅棕黄色。 醇类 清酒中含有多种醇,大部分由酵母作用生成,乙醇占优势。赤藓醇、阿拉伯醇和甘露醇等虽然也由酵母作用产生,但大部分米自酒曲。 醇类绝大部分按Ehrlich反应,由氨基酸脱氨基、脱二氧化碳形成。 清酒中含有的醇类主要有: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丁醇、正丁醇、活性戊醇、异戊醇、正己醇、2,3-丁二醇、β一苯乙醇、色醇、酪醇、赤藓醇、D-阿拉伯醇、D一甘露醇、甲基戊基甲醇和甲基正庚基甲醇等。 一般醇类具有特定的香味,是清酒的主要香味成分之一。 羰基化合物 清酒中羰基化和物分为醛类和酮类两大类别。乙醛是山乙醇经酵母氧化而成,Krcbs认为,异戊醛由亮氨酸组成。芳香族醛类(对羟基甲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系酪氨酸经酵母作用生成。其他醛生成途径现在还不了解。酒中糖醛和3-去氧葡糖胺是由糖分解而来的、二乙酰山酵母、乳酸菌或曲菌作用而生成。 在合成清酒中添加高沸点醛,可以增加清酒的香气,提高清酒的香气,提高酒质量。醛类与酒精、杂醇油一起使清酒产生辣味。二乙酰使清酒产生不愉快的火落味,除去的方法是添加双氧水和酵母。 近年来在研究清酒褐变和老熟中发现,一但清酒成为陈酒,其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即增加,而且由氨基一羰基反应生成的3-去氧葡糖胺与清酒着色和过熟臭有关。 乙酪存在于米酒中,火落酒中二乙酰多。 乙醛与色氨酸进行缩合反应时,生成哈尔碱的中间体四羟基哈尔满-3-羧酸。它与哈尔碱一样是荧光物质,呈苦味。乙醛与苏氨酸缩合,生成清酒焦臭物质3一羟基一4,5一二甲基一2(5H)一呋喃酮。 有机酸 清酒中有机酸分为脂肪族羧酸和芳香族羧酸两大类。其中: 一脂肪族羧酸也括饱和单羧酸(脂肪酸)、饱和二羧酸、不饱和二羧酸(存在顺式、反式异构体)、羟基酸(除乙醇酸以外的α一羟基单羧酸都有一对光学异构体)、氧代酸(有羰基的酸为氧代酸,其中含醛基的叫醛基酸,含酮基的叫酮基酸。酮基羧可能存在酮式和烯醇式两种异构体)。而芳香族羧酸内含芳香环。 清酒中的有机酸约73%由醪中酵母生成,其次是来自酒母的酸,约占17.2%~17.4%,其余由蒸米或曲而来。其生成途径有下列方面。 脂肪酸 酯酸是遁过微生物氧化而成的,储败酒中特别多,在酵母和乳酸菌存在下也容易生成。即使只有酵母存在,也多生成醋殷。脂肪酸是由原料米中含有脂肪部分水解生成的。 琥珀酸 大部分琥珀酸由酵母作用生成,在谷氨酸存在时,琥珀酸大量积累。 羟基酸 按柠檬酸循环生成和由对应的酮酸还原生成。 氧代酸 由氨基酸氧化酶、氨基酸脱氢酶、转氨酶或羟基酸脱氢酶作用生成。 酯 清酒中的低级酯,即低级脂肪酸的酯和芳香族羧酸的低级醇酯,一般都是芳香的。 由微生物生成酯 米的蛋白质分解生成氨基酸类经曲菌作用,再经酵母发酵产生近似于清酒醪的香气。 由化学变化生成酯 主要是指二元酸以上的酸在高温酸性条件下生成羧酸单酯。 中性酯一般是具有挥发性的液体,特别是低级脂肪酸和醇的酯,有果实的愉快香。清酒中的酯,作为香气成分,有很重要的意义,清酒吟酿香的主要成分是酯。
该二维码7天内(09-13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上一篇:清酒
下一篇:为什么优质糯米能酿出上好的绍兴黄酒?

相关黄酒百科
- 为什么优质糯米能酿出上好的绍兴黄酒?
- 黄酒原酒与瓶装酒的区别?
- 黄酒的夏日神仙饮法
- 黄酒收藏必看!这种传统佳酿为何成收藏界新宠?
- 黄酒保质期与开瓶存放时长,看完这篇就懂了
- 酒知识 | 黄酒原酒与瓶装酒的区别?
- 黄酒的多样喝法
- 黄酒酒标,我们应该知道些什么?
- 传统黄酒酿造过程
- 六大黄酒产区:别样的黄酒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