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我国粮食进口须适度
2013-12-18 (来源: 糖酒网)
针对新的粮食战略,粮食问题专家、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从中国粮食的现状、隐患和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适度进口应被视作保障国家粮食的新途径。
中国证券报:中国的粮食现状怎么样?
李国祥: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粮食自给率要远低于以前提出的95%的目标,主要是大豆的对外依存度高达80%以上,但口粮一点问题都没有,库存比较充足。从未来看,口粮的问题也不大。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口粮的消费量会逐渐降低,现在城镇居民每年的消费量大概是80公斤/人,农村居民每年的消费量是160-170公斤/人,未来农民口粮的消费量还会减少;另一方面,我国口粮的生产能力也是有保障的。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我国粮食自给率不断降低的问题?三大主粮进口逐年增加,会对我国粮食造成什么影响?
李国祥:过去我们过多强调依靠国内生产来保障粮食,如果进口多了说明国内生产不足,也就意味着国家的粮食不,但这种思维是片面的。国家的粮食从供给角度看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生产能力,二是进口能力。我们的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进口方面,2012年我们的粮食进口只占外汇总额的3%,进口能力没有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进口粮食不仅不会威胁到粮食,还是保障粮食的一个途径。这次把粮食战略称之为新战略,就在于思路上的调整,“适度进口”作为保障国家粮食的一个途径。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新的粮食战略中“坚持数量质量并重,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的表述?
李国祥:食品的提法过去也有,但现在纳入到国家粮食的概念中是全新的转变。粮食包括世界粮食、国家粮食、家庭粮食和个人营养,把食品纳入到国家粮食这个核心概念中,是适应新形势和回应老百姓期待的要求。
在过去,我们提到国家粮食,强调更多的是国内生产,注重的是产量。在片面追求产量的过程中,造成了农药和化肥的滥施滥用,结果产量上去了,质量却下来了,农产品和食品没有了保障,这也是当下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转变思路,坚持产量和质量并重。
中国证券报:我国的国家粮食还存在哪些隐患?
李国祥:从产量方面来讲,存在的隐患包括保障粮食供给的资源压力越来越大,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再就是极端气候天气越来越频繁,对农业生产和粮食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也是国家粮食的一大隐患。现在农业生产的成本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农民种粮效益越来越低,种粮积极性也在下降。从质量方面来讲,国内面临的农产品和食品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小农生产的问题一时也难以解决。此外,随着我国粮食进口规模的逐年增加,国际市场的波动对国家粮食也存在一定的隐患。
中国证券报:未来如何保证国家粮食?
李国祥:在新的粮食战略下,要保证国家的粮食,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加强:首先,要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保持一定的适度规模粮食种植;其次,要加强对粮食进口的调控。比如,要实现粮食进口国的多元化,防范过度集中的风险,要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的有利条件,把国际大粮商引进来。把国外的粮食拿到上海自贸区进行储备和加工,这样当国内需要的时候能够很快地将国外粮食投入到国内市场;再次,要进一步加强对粮食的监测和调控,比如今年国内的小麦生产出现局部地区大幅度减产的情况。我调查的时候发现,很多加工企业买不到小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大进口和抛储的话就会使市场产生很大的波动。
上一篇:到2050年世界粮食须求量激增
下一篇:科技是实现粮食发展之根本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俄罗斯农业部调高小麦出口关税,大麦和玉米维持零关税
- 国际谷物理事会:全球谷物产量下调400万吨,因玉米产量调低
- 45年来首次!危地马拉发布高产玉米新品种
- 喜报!茅台生态农业公司荣获省级“绿色工厂”称号
- 俄罗斯农业部将小麦出口关税调低15%,玉米关税调低3%
- 金龙鱼正式入股鲁花集团!
- 兰州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 突发!金龙鱼大举增资鲁花集团了!!!
- 金健:从源头着手 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 王澎:FEED中国粮油饲料展,打造的是粮油饲料行业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