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关于加大粮食生产供给侧改革的提案
2016-03-15 (来源: 糖酒网)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昨日下午在京闭幕。全国政协委员张明华近日在向全国两会提交的《关于加大粮食生产供给侧改革的提案》中提出,加强金融对粮食市场的支撑作用,利用好大宗商品现货、期货市场,引导市场对粮价(粮油招商)走势的合理预期,维护国内市场的稳定和广大农民的利益。
截至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总产量达到6.2亿吨。粮食增产本来意味着进口可以相应减少,但事实正好相反,全国粮食进口不降反增,去年达到1.2亿吨,出现了粮食产量、粮食库存和粮食进口“三量齐增”的困局。在张明华看来,这是由我国粮食生产成本高、品质偏低,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极不对称等因素造成的,粮食生产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
对此,张明华提出四方面建议:一是调产能,稳步推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二是降成本,积极推动粮食生产能力提升;三是去库存,逐步理顺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四是补短板,不断加大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
在“理顺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方面,张明华建议,推进价补分离,完善粮食低价收储制度,调整实施范围和粮食品种,把对农民的补贴与粮价脱离,使粮价真正成为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信号,从而引导各种资源对农业的投入程度和方向,体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研究建立多层次的农民补贴制度,弥补日益扩大的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剪刀差,使价格回归市场,让补贴直达农民。同时,要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灵活应用配额制度,保持适度进口,丰富市场品种,降低工业及畜牧业生产原料成本,发挥价格的“鲇鱼效应”。此外,要加强金融对粮食市场的支撑作用,利用好大宗商品现货、期货市场,引导市场对粮价走势的合理预期,大限度抵消国际粮价大起大落的不利影响,维护国内市场的稳定和广大农民的利益。
对于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张明华认为,一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有保有压,在确保中央提出的“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的要求下,去除低效、无效产能,调减市场供给丰裕、库存爆满的粮食品种产能,科学构建粮食、经济作物、饲料协调发展的作物种植格局。另一方面,要根据区域特点,合理规划作物的种植带,探索建立耕地的生态补偿机制,因地制宜推进耕地的休耕轮作制度,涵养地力。另外,还要根据消费特点,大力提升粮食生产品质,积极引导形成市场消费热点。
上一篇:为河南建好粮食生产核心区指明方向
下一篇:3月15日全国部分地区粮油行情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国际谷物理事会:全球谷物产量下调400万吨,因玉米产量调低
- 45年来首次!危地马拉发布高产玉米新品种
- 喜报!茅台生态农业公司荣获省级“绿色工厂”称号
- 俄罗斯农业部将小麦出口关税调低15%,玉米关税调低3%
- 金龙鱼正式入股鲁花集团!
- 兰州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 突发!金龙鱼大举增资鲁花集团了!!!
- 金健:从源头着手 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 王澎:FEED中国粮油饲料展,打造的是粮油饲料行业综合服务平台
- 滨州“齐鲁粮油”品牌奖项数量位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