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中国粮食进口量之大成隐忧
2013-08-23 (来源: 糖酒网)
媒体报道中国可能将成为2013年世界大的大米进口国,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在粮食进口上的快速增长一直深受各方担忧,2012年中国粮食进口总量超过7000万吨,成为历史上粮食进口量多的一年。而从2013年上半年数据来看,粮食进口增长趋势仍在持续。
针对当前的形势,专家对半月谈记者表示,短期来看,进口粮食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我国粮食供应,缓解土地、淡水等资源压力。然而从长远看,粮食进口增加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国农业造成冲击。政府方面需要加大农业投入以稳定国内粮食种植,甚至通过关税等手段保护已经弱势的农业。
粮食进口呈现“不可逆”式上升态势
我国粮食进入“净进口”时代,大豆、小麦、玉米、大米今年保持净进口态势。新数据显示,2013年6月进口大豆预报到港832.28万吨,创月度高水平;与此同时,谷物进口也大幅增加,其中1月至4月稻谷和大米进口100万吨,同比增长83.6%。
其实,近年来我国的粮食进口量一直在快速上升,对外依存度也在不断增加。“如果按照我国粮食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口径计算,2012年进口粮食7237万吨,占当年新增供给粮食(粮食总产量+谷物进口量+大豆进口量)的10.9%,这表明我国粮食自给率已经下降到90%以下。”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
这一形势似乎表现出“不可逆”的态势。数据显示,2003年以前,中国农产品基本上是出口规模超过进口规模,农产品国际贸易顺差在20亿美元到60亿美元之间。而到了2004年,中国农产品进口金额达到了281.3亿美元,当年农产品贸易逆差达50.4亿美元。至2012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为491.9亿美元,8年增长近10倍。
内外价差致进口激增,产业链条崩坏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需求增长驱动了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净进口值的增加,但粮食“净进口”的大动力还是来自于利益层面的力量——国内外农产品的价格差距仍在扩大,有一些农产品进口不是因为国内短缺,而主要是因为价格原因。
“内外价差是导致粮食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多位业内专家这样认为。部分进口农作物的价格低于国内产品价格,同时由于相关的关税过低,没能起到保护国内农产品的作用,因此造成大量的进口农产品涌入我国市场。
山东财政大学教授王蔚说,因为国外的粮食相对便宜,市场自然会选择国外的粮食,粮食进口量增加,国内市场粮食价格就上不去了,政府提高粮食价格的积极性也会降低,长期看对农民的收入来说会形成一个威胁。
专家表示,由于需求增加以及我国对部分农产品实施保护性的收储政策,目前国外粮食价格普遍低于国内。“国内农业、农户经营规模比较小,生产资料、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这几年都上涨得比较快,造成了国内价格比国外要高。”王蔚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进口粮食增加在保证国内供应的同时,确实也对我国部分农产品产业链带来明显影响。
以大米为例,我国自然年度进口量达到400万至500万吨,湖南、江西的大米企业遭受冲击。一位湖南米厂老板透露,来自越南、巴基斯坦、缅甸的进口米价格是每50公斤172元,而当地的米价是每50公斤180至190元。国内的粮农和粮食企业在这样的价格面前没有竞争力。
此外,由于大量进口国外转基因大豆,国内大豆卖不上价,因此在我国黑龙江、吉林等粮食主产区,农户和农场大规模弃种大豆改种玉米也是不争事实。数据显示,黑龙江省2009年大豆种植面积同比减少近4%,2010年同比减少近10%,2011年同比减少约20%。专家表示,一旦国内大豆种植持续萎缩,影响的将不仅仅是一年的大豆产量,甚至会破坏国产大豆上下游的产业链。
上一篇:科技助农 粮食丰收有保障
下一篇:维护我国粮食三步走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俄罗斯农业部调高小麦出口关税,大麦和玉米维持零关税
- 国际谷物理事会:全球谷物产量下调400万吨,因玉米产量调低
- 45年来首次!危地马拉发布高产玉米新品种
- 喜报!茅台生态农业公司荣获省级“绿色工厂”称号
- 俄罗斯农业部将小麦出口关税调低15%,玉米关税调低3%
- 金龙鱼正式入股鲁花集团!
- 兰州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 突发!金龙鱼大举增资鲁花集团了!!!
- 金健:从源头着手 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 王澎:FEED中国粮油饲料展,打造的是粮油饲料行业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