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河套灌区提升粮食作物高产、稳产能力
2014-09-15 (来源: 糖酒网)
河套灌区提升粮食作物高产、稳产能力,通过对渠、沟、路裁弯取直,清理田间积土,整个项目区增加了10%左右的耕地面积,即累计新增约35万亩耕地。国家于2008年立项开始实施河套灌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计划投资45亿元,在10年内完成5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
巴彦淖尔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邢国良介绍,由于排水不畅,引起河套灌区地下水位的上升。地下水通过蒸发自土壤表层散失,盐分则留在土壤中。“只有加快实施排水改造工程,才能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加盐治碱,改良中低产田。”
在五原县新公中镇永丰光明村项目区,记者看到一个由八九个人组成的施工队正在进行渠道衬砌。施工人员宋祖国告诉记者,渠道开挖整形后,先在底部铺一层防渗水、防盐渍用的塑料布,“过去,渠道渗漏量占到引水量的一半, 是引起地下水位升高的重要原因,搞好渠道防渗就能有效控制地下水位。”
截至目前,灌区已开挖渠道26691公里,衬砌渠道3143.5公里,有效改变了灌排不畅的旧况,土壤含盐量由之前的0.3%—0.7%降低到0.2%以下。邢国良说,改造前,项目区只有30%的耕地可以种植粮食,其他只能种耐盐碱的葵花,亩产量不足300斤,改造后90%的耕地可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五原县现有耕地230万亩,由于地处河套地区低洼之处,立地条件差,渠低地高、易灌难排。“若再像过去那样修修补补,难以彻底解决问题。所以,我们结合河套地区农田实际,提出大破大立的土地治理新思路,把村与村、乡与乡之间的耕地全部‘打破’,推倒重来,放在一个盘子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再统一分配,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排水不畅造成的‘水臌症’等问题。”五原县政府副县长樊俊梅说(粮油招商)。
通过实行大破大立,项目区土地由分散小块向集中连片转变,为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企业经营创造了条件。新公中镇创业村的王三福算了一笔账:全组288口人,原有耕地不到1500亩,整治后达到1800亩,人均可多分1亩地,人均年增收800到1000元。原来地块零碎,一家二三十亩耕地分成十几片,整治后集中成3片,方便了种地、浇水,耕作成本也下降了,同时规模化经营,亩效益提高300到500元。
上一篇:江西省宜丰县已收购早稻3008.4万公斤
下一篇:山东省沂源县粮食类价格上涨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俄罗斯农业部调高小麦出口关税,大麦和玉米维持零关税
- 国际谷物理事会:全球谷物产量下调400万吨,因玉米产量调低
- 45年来首次!危地马拉发布高产玉米新品种
- 喜报!茅台生态农业公司荣获省级“绿色工厂”称号
- 俄罗斯农业部将小麦出口关税调低15%,玉米关税调低3%
- 金龙鱼正式入股鲁花集团!
- 兰州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 突发!金龙鱼大举增资鲁花集团了!!!
- 金健:从源头着手 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 王澎:FEED中国粮油饲料展,打造的是粮油饲料行业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