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被称为“意大利酒王”的巴罗洛(Barolo)酒体饱满,风格强劲,算得上是葡萄酒界的硬汉。看似桀骜不驯的巴罗洛,背后却隐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在这样凉意渐深的秋日,慢酌一杯巴罗洛,不但可以暖身驱寒,其背后的故事也引人深思。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意大利传统农业制度的改变,大量种植葡萄的果农开始自立门户,开办酒庄。急于开疆拓土的一批年轻人,不再认同上一代人的酿酒理念,他们倡导减少浸皮发酵的时间,并使用225升的法国橡木桶陈年。这样酿造出来的巴罗洛单宁柔和,果味更加浓郁,适饮期也较之前传统的巴罗洛大大提前。虽然这种巴罗洛在刚推出时受到了质疑,但很快得到了国际葡萄酒业内人士的声援。随着革新的口号越喊越响,传统派开始腹背受敌。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然而幸好新一代中不但有勇于革新的奇亚拉·波西(Chiara Boschis)女士,也有坚守传统的玛利亚·特蕾莎·马沙雷洛(Maria Teresa Mascarello)女士,所以现在我们才能品尝到不同风格、各有千秋的巴罗洛葡萄酒。
传承与追随
玛利亚·特蕾莎·马沙雷洛的父亲是巴罗洛的传奇酿酒大师巴托罗·马沙雷洛(Bartolo Mascarello)。巴托罗一直跟随父亲学习酿酒,他与父亲一起酿造出了结构和浓郁度的经典巴罗洛葡萄酒。巴托罗一直秉承传统酿造工艺,当经典风格的巴罗洛葡萄酒受到猛烈抨击时,他坚决捍卫老派巴罗洛,并自称为“最后的莫希干人”。
年纪渐长,巴托罗因身体原因无法再继续掌管酒庄,为了打发时间,他开始手绘酒标。的“拒绝小型橡木桶,拒绝贝卢斯科尼”酒标就出自巴托罗之手,可见他作风硬派,是经典风格巴罗洛葡萄酒的铁杆捍卫者。
然而对酿酒理念如此较真的巴托罗在教育子女方面却十分宽松,他并没有强迫女儿玛利亚继承父业。玛利亚曾表示在二十岁前她滴酒不沾,也没有学习葡萄酒相关的知识。但是在父亲生病时,她却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也许是不忍心看到家族世代精心经营的酒庄无人管理,也许是被父亲多年来的坚守所动容,亦或是仅仅出于宽慰老父亲的心,玛利亚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守护典型风格巴罗洛葡萄酒的重任。
革新与和解
与玛利亚不同,奇亚拉·波西走上了革新的道路。奇亚拉毕业于都灵大学(University of Turin)商科,但一直对农业颇感兴趣。其家族拥有皮埃蒙特(Piemonte)地区历史悠久的博尔戈尼奥酒庄(Borgogno),该酒庄是当地影响力的大酒庄并秉承传统的酿酒方式。
1990年时,奇亚拉开始接管伊皮拉酒庄(E. Pira),属于她的机会来了。因为来自酿酒世家,并在家族经营的博尔戈尼奥酒庄里工作过,奇亚拉对经营酒庄以及酿酒颇为了解。1993年,在与新派巴罗洛倡导人乔治·利维蒂(Giorgio Rivetti)见面后,她加入了“巴罗洛男孩”(Barolo Boys)的行列。巴罗洛男孩是一群寻求酿造新派巴罗洛的人。
新派巴罗洛与过去最大的不同之处,不仅在于使用法国小型橡木桶陈年,也在于控制葡萄产量。1994年,奇亚拉在夜间偷偷去葡萄园进行绿色采收,以免被父亲佛朗哥(Franco)发现,但是最后父亲还是从邻居们口中得知了此事。虽然奇亚拉是一位新派酿酒师,其酒庄使用不锈钢桶和旋转发酵罐进行发酵,且遵循有机种植的理念。但她也并不排斥传统的酿造工艺,目前其酒庄也开始混合使用传统的斯洛文尼亚大橡木桶(Botti)和新橡木桶,并且将葡萄浸皮的时间延长至两周。
在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不论是追寻父亲、延续传统的玛利亚,还是勇于开拓新道路的奇亚拉,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现在看来,将巴罗洛粗暴地分为“传统派”和“新派”似乎过于。不论是当时的“传统派”,还是饱受争论的“新派”,在多年的派别之争中都在不断改进,这无疑提升了巴罗洛地区整体的葡萄酒质量。而这世界本就纷繁多彩,正如我们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有些人愿意付出时间等待佳酿绽放惊人魅力,有的人就喜欢及时行乐,快意人生。慢酌一杯巴罗洛,也许你也能体会到饱含在其中的人生哲理。
来源:葡萄酒日志
该二维码7天内(08-27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相关红酒百科
- 【全球酒庄】南蒂罗尔葡萄酒旅游:夏日畅游酒庄、自然与运动之间的完美融合
- 酿造工艺:罐式发酵法(Tank Method/Charmat)
- 法国国宴认证!双鸡Roulot双重基因,这家勃艮第却因亲民而崛起?
- 葡萄酒产区知识:法国圣爱美隆卫星产区(St-Emilion Satellite Appellation)
- 夏天如何存储葡萄酒?
- 加州五个宝藏小众葡萄酒产区
- 2012年巴罗洛老牌大名家旗舰干红
- 葡萄酒品种知识:歌海娜(Grenache/Garnacha)
- 掌握这些实用礼仪,下次喝酒秒变行家
- 喝葡萄酒这么健康与多吃点葡萄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