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年终岁末,年味渐浓。一大早,走进西峰区彭原镇刘岭村村民杨治忠的黄酒作坊,阵阵酒香扑鼻而来。整齐摆放的酒缸、火红的灯笼、精致的窗花,让整个农家小院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我们的黄酒是用高粱、糜子、桂圆等18中食材酿制的,每年到春节基本就卖完了,最近我们接到饭店的订单,供不应求,所以这两天又酿了3缸……”在操作间,提及自家酿制的黄酒,正在忙碌的杨治忠滔滔不绝。
今年59岁的杨治忠告诉笔者,在黄土高原,很多村民都有自酿黄酒的习惯。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开始酿制黄酒,逢年过节,不论是自家人吃年夜饭,还是亲戚朋友相聚,都会温上一壶黄酒。有了酒香,年味就更足了。
“受父亲影响,20年前,我就开始酿制黄酒,当时没啥挣钱的门路,我就想着依靠这门传统手艺挣钱养家。”杨治忠说,起初规模不大,每年就酿制1000多斤,随着需求量增加,他修建了黄酒作坊,逐年扩大规模,同时不断学习摸索,调整配方,提升品质。
“要酿出好喝的黄酒,必须选用优质、新鲜的食材,另外制作工艺也很有讲究。”杨治忠介绍,酿制黄酒的工序很多,大概需要半年时间,每年农历6月份开始制作酒曲,接着要准备小麦、糜子等粮食、药材,8月份山楂、桂圆等配方食材上市后开始投料酿制,发酵过程需要3个月以上,直至农历11月底才开缸售卖。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些年,凭着良好的口感和品质,杨治忠家的黄酒名气越来越大,积攒了不少固定客户,每年酿制30多缸,一缸能出200斤酒,每斤卖7元,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销往西峰及各县的一些农家乐、饭店,销量在7000-8000斤。同时带动周边近10户村民酿制黄酒。
“酿黄酒既是老人流传下来的手艺,也能增加收入。我会继续坚持做下去,新的一年,打算多酿几缸,让自己的腰包更鼓。”杨治忠说。
原标题:《西峰刘岭村传承老手艺 农家院里黄酒飘香》
来源:澎湃新闻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绍兴黄酒小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功获评AA+主体信用等级!
- 房县黄酒新品发布会暨房县黄酒全球营销推介启动仪式举行
- 古越龙山与全球首款糯米威士忌“穿岩十九”签署亿元大单!
- 第二期黄酒品鉴师培训班圆满落幕
- 中国酒业协会黄酒品酒师培训班在绍兴开班!
- 产业观察 | 从新时代露酒发展看黄酒产业的破局与重塑
- 2025“国家级酿造料酒评鉴委员”换届选拔活动在绍兴举办!
- “老字号·全球行”2025绍兴(北京)推介会举行,会稽山惊艳亮相!
- 快讯 | 会稽山爽酒抖音直播热销,股价近6日涨超40%;仰韶酒业将推高线光瓶“仰韶酒”
- 古越龙山荣膺中华老字号品牌前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