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红曲,是蒸熟的米饭粒经红曲霉发酵形成的制品,是中国古代人民一项重要发明,在饮食和医疗上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中国古人发明红曲的具体年代,已难以考定,不过,从汉末文学家王粲的《七释》之记述,可以大致推知。《七释》关于红曲的记述,后来,唐代徐坚等人所辑《初学记》作了引述:“瓜州红曲,参糅相半,软滑膏润,人口流散”。王粲的生卒年为公元 177 到 217年,表明至迟在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中国人已经制造和应用红曲了,而彼时的瓜州,位置相当于现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部地区。
红曲又称丹曲、赤曲、红曲米、红米。历史上,福建(尤其是古田)的红曲以质优驰名,故它又有福曲之名。
红曲中的红曲色素,是中国人用于食品染色的安全红色素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制作红肠、卤肉、叉烧肉、无锡排骨、酱鸭、红腐乳、红糟、寿桃馒头、红酒、饮料、蜜饯、糕点,等等。
红曲不仅是安全的食品着色剂,同时又是安全而有效的食物防腐剂,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所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名著《天工开物》一书中,对红曲作了高度评价:“世间鱼肉最(易)朽腐物,而此物(红曲)薄施涂抹,能固其质于炎暑之中,经历旬月,蛆蝇不敢近,色味不离初,盖奇药也。”
中国历史上,红曲兼作食用和药用,从中药角度看,内服红曲主要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功效,可用于治疗食积饱胀、瘀滞腹痛、产妇恶露不净、跌打损伤等;红曲外治主要为消炎防腐,可用于小儿头疮外敷治疗。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学者们,对红曲进行多方试验与深入研究,陆续发现了它对人体保健的新作用、新价值。
1979年,日本学者在土曲霉和红色红曲霉的发酵物中,筛选出一种有明显降血脂作用的物质,此种被称为摩纳科林(monacolink)的物质,能对人体内的胆固醇合成酶产生专一的抑制作用,从而能有效降低血脂。之后,美国学者研制成治疗高血脂的药品。后来,其他国家有些制药厂也对红曲的制剂和效用陆续进行研究。
红曲霉有不少亚种;1979 年,有学者从多种红曲霉的红曲中,分离出一种红曲杀菌物质,此种物质后来被证明是桔霉素(citrinin ),人若大量或长期食入此物质,对肝、肾将产生毒性。为避免此种毒副作用,研究者从数百种红曲霉菌里,筛选出不会产生桔霉素的菌种,并改进对它们进行发酵以制造降血脂药的设计,使产品既安全,又提高它们降低血液胆固醇、中性脂肪及乳糜微粒的效能。有学者把改进后的红曲制剂与西药洛伐他汀 ( lovastatin )类降血脂药进行比较,观察到两者降低血液胆固醇的效果相近,但前者不仅能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自(坏胆固醇),还能提升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而后者无此优点。
红曲中除了含有降血脂和抗菌防腐物质,还含麦角固醇、生物黄酮、皂苷、膳食纤维、氨基多糖等,对高血压、心血管病、脂肪肝、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都有不同程度防治功效。此外,它对预防骨质疏松、肿瘤以及缓解疲劳,据说也有助益,可以说有着喜人的发展前景。
来源:《民以食为天》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签约落定!嘉绍南会稽山黄酒主题驿站,解锁黄酒文化新地标
- 十堰房县黄酒首次出口日本,中国黄酒国际化再谱新篇!
- 会稽山2025半年报发布!上半年营收、利润均双位数增长
- 会稽山原浆鲜黄酒正式发布
- 会稽山推出原浆鲜黄酒新品
- 关于黄酒小镇景区及醉游长歌·寻梦绍兴水上游恢复开放的通知
- 重磅!400余位国家级白酒评委齐聚河南仰韶,只为这事......
- 黄酒全球行,11家黄酒齐亮相2025年日本国际食品饮料展(JFEX)!
- 绍兴黄酒小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功获评AA+主体信用等级!
- 房县黄酒新品发布会暨房县黄酒全球营销推介启动仪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