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粮田丰收的保障
2013-08-20 (来源: 糖酒网)
今年我国部分地区抗旱防汛任务繁重,为我国农产品的稳产和增产增加了难度,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问题引发高度重视。近日召开常务会议了一系列措施,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安排落实中央财政资金、落实早稻收购政策、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落实抗灾救灾措施,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今年我国粮食生产正在朝“十连增”的目标积极努力。近十年来,由于中央政策得力,“增产”、“丰产”成为农业关键词。但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供需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对粮食问题尚不可高枕无忧。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农业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根据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谷物进口量比上年飙升了156%,达1398万吨,约占国际贸易量的5%;大豆进口量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增幅达到11.2%。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生产能力还不稳定。另外,还要考虑到一旦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有可能会出现回落,粮食的警钟需持续敲响。
党国英指出,保持农业比较收益不能主要靠政府补贴,而应靠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竞争力。为此要严格保护优质耕地,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科技投入水平。现在采取的占补平衡政策,耕地“红线”应该不会被突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地区在实施“增减挂钩”措施时,把优质耕地占去,补充的土地质量比原有耕地差,从而影响到粮食生产,所以设法提高补给土地的品质非常重要。
对我国的农业来说,由于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等因素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自然灾害导致产量的损失,改种、补种带来的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农业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布局。
我国粮食虽然实现了“九连增”,夏粮又紧接着实现了“十连丰”,但农业生产的基础依然薄弱,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由于连续的增产而显现出更多隐忧。
尽管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解读8月16日常务会议精神时强调要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尽快落实到专业化服务组织。但一些长期采用的增产举措面临考验,农业生产方式亟待实现根本转变。
党国英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的土地资源情况,决定了我国对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较强,如果不加强建设,我国的土地资源就不足以稳定粮食生产。
另一方面,在耕地“红线”不动的现状之下,农业科技的进步依然是提升粮食单产、保护国家粮食的重要保证。另外,数字只是一个宏观层面上的衡量指标,真正实践起来关键在于对符合我国农村生产实际、对我国农业生产有实质性贡献的技术进行有效的推广普及。
上一篇:持续高温粮食也有可能"发高烧"
下一篇:湖北积极抗旱救灾 秋粮有望再获丰收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俄罗斯农业部调高小麦出口关税,大麦和玉米维持零关税
- 国际谷物理事会:全球谷物产量下调400万吨,因玉米产量调低
- 45年来首次!危地马拉发布高产玉米新品种
- 喜报!茅台生态农业公司荣获省级“绿色工厂”称号
- 俄罗斯农业部将小麦出口关税调低15%,玉米关税调低3%
- 金龙鱼正式入股鲁花集团!
- 兰州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 突发!金龙鱼大举增资鲁花集团了!!!
- 金健:从源头着手 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 王澎:FEED中国粮油饲料展,打造的是粮油饲料行业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