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一碗腊八粥,背后是一个千年节日的消亡故事
2023-11-15 (来源: 糖酒网)
腊八节取代腊日节,正是我国古代节日历史上一个更科学、更喜庆、更方便、更实在的进步,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事。我们今天就在品尝香甜的 腊八粥 之际,顺带回顾一下,腊八节取代腊日节的故事。 在我国文献中,腊日节的早雏形可以追溯到夏代,后来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代,《史记》记载,公元前326年,秦国君主在腊日搞了腊祭活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把这个活动改称为“嘉平”。 到了汉代,正式改称为“腊”。在古代,这个“腊”本身就代表着腊日节的两个重大活动,一个是祭祀祖先,一个是祭祀各路神灵。起初这两个腊日节重要活动还是分开进行的,到了唐宋时期以后才逐渐合二为一。 腊日节在古代曾经是非常隆重的节日,东汉文献记载,那时候的腊日节是要杀猪宰羊进行盛大活动的。在腊日节前后,朝廷方面从君主以下要参加各种活动,比如祭祀祖先、神灵以及社稷,唐代之前君主还会组织腊月狩猎活动。这也带动了民间的祭祀祖先、祭祀神灵以及腊月出游、酿酒等等风俗。 当然,作为曾经重要的传统节日,腊日节也是历代朝廷正式放假的日子。从秦始皇开始,就规定腊日节官员放假五天。西汉王朝延续了秦始皇的这套讲究,也是腊日节放假五天。这个五天腊日假一直持续到了唐代,才改成三天假,跟当时的八月十五和夏至节是一个待遇。宋代也延续了三天假期。 而且腊日节的这个假期,是能够惠泽一部分监狱囚徒的。南北朝时期就有几个地方官留下了腊日节放囚徒回家团聚的故事,到了唐代就明确规定,那些犯罪后被判服劳役的囚徒,腊日节可以放假两天,不过囚徒不能回家,只能留在服刑的院子里,相当于休息日。 ,萱草也就是黄花菜,古人曾经视之为母亲草,唐人用黄花菜作为原料之一、做成的面条,在腊日节这一天吃,本身也有尽孝之意。 大锤说的这么热闹,那么为什么腊日节和它的萱草面,就被腊八节和腊八粥给轻易取代了呢? 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腊日节本身的固有缺陷——作为一个延续上千年的传统节日,腊日节有一个我国传统节日中不太常见的巨大缺陷:腊日节并没有固定日期。 它是根据所谓古代的“金木水火土”五德终始和阴阳学说来进行推算并判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你这个王朝是火德,比如西汉这样的王朝,那么腊日节有对应的一个日子,如果是水德,对不起,那就得选另外一个日子。这个王朝一更替,麻烦就来了。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在秦朝的时候,腊日大约是腊月二十五。西晋时候就规定腊月二十九是腊日节,到了南北朝时期又改成了腊月初八。这个变化非常复杂,也非常麻烦。因为这套五德终始学说主要是为封建王朝统治者服务的,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距离太远,基本没有普遍操作的可能性。 腊日节的另外一个自身固有缺陷,就是它的节日活动的体量在不断膨胀,也就是说,腊日节随着王朝不断更迭和历史的长期积淀,节日里的讲究越来越多。 直接的体现就是腊日节祭祀总数的膨胀——据说周代的腊日节,两大祭祀活动之一的祭神,只需要祭祀八位就可以了。随着体系的不断完善,到了南北朝后期,腊日节就要祭祀一百多位了。 等到唐宋时代,腊日节要祭的总数直奔二百而去。这些的腊日节祭祀可不是就立个牌位就算齐活了,许多是有自己的专属祭祀活动甚至还有专属祭祀音乐的。 这不仅给民间造成了困扰,也给官府祭祀制造了无尽的麻烦。而且大锤还要强调一下,这一多,就没有特色了也就不值钱了,对于老百姓来说,您200多,谁分管哪一块,也不容易弄清楚,结果就是腊日节的这种膨胀,反而削弱了所有在民间的威信。因此到了元明时期,腊日节祭祀百神的活动就被朝廷正式宣布终止了。 当然,作为腊日节在历史上强劲的对手,腊八节在唐宋时代的崛起,也构成了对腊日节衰落的重要一击。 对比腊日节,腊八节的日期固定,方便掌握,主题明确,而且有当时正在大规模世俗化的佛教辅助推广,要命的是,腊八节跟腊日节的日期相近、功能趋同,咱们大锤以前在讲述其他消失的传统节日时曾经说过,一遇到这种情况,民间为了集中资源过节,往往会让一个节日吞并掉它毗邻的另外一个节日。当腊八节兴起的时候,腊日节的命运实际就已经确定了。
该二维码7天内(07-08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本文来源网络,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糖酒网联系,联系电话:400-650-1979。
上一篇:棉籽油功效
下一篇:米面粮油陈列难?掌握这几点,销量可能翻几番!

相关粮油百科
- 米面粮油陈列难?掌握这几点,销量可能翻几番!
- 粮油小知识
- 粮油健康科普知识——食用油
- 炒菜色拉油好还是菜油好?
- 色拉油和食用油的区别 色拉油可以用什么代替
- 玉米油和色拉油的区别
- 大豆油危害最大?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玉米油,哪种更健康?
- 黄小米oem代工贴牌,黄小米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 食用油哪种比较健康?不同烹饪方式要用不同的食用油是为什么?
- 家庭粮油科普知识